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315章 援军[第1页/共2页]

赵三跑过来道:“李公子,鞑子来了,见人就砍,快跑吧……”

那人没有理睬他,在危难时候,还管你甚么读书人,举人老爷,没一脚踹翻你就算对你的恭敬了。

数千清军马队冲来,吓坏了统统灾黎,前段时候的大难至今历历在目,无数乡邻被无端殛毙,财物被抢,房屋被烧,难不成悲剧又要再一次重演吗?

说着,他拿着李信的施礼,拉着李信就跑。

李信本来另有些替京师安危担忧,但见到兵强马壮的天武军,本来一颗悬着的心随之安然落地了。

随后,崇祯又对勇卫营将士停止封赏,徐盛授从二品定国将军,其他人等顺次封赏。

朱慈烺面露浅笑,内心却没有感到涓滴高兴,他越想越感觉不对劲,攻城的清军大要看上去人非常多,特别中军那旗号蔽日的模样,遵循这范围少说稀有万人。

追出数里后,朱慈烺才带领勇卫营返回京师。

“我们只想安安稳稳的过几年日子,老天都不让吗?”

清军固然临时退兵,但仍然驻扎在通州,间隔北都城不到三十里,仍然对京师构成威胁,群臣还是有些担忧的。

此中一个年青人痛下决计道:“此次避祸后,我再也不回直隶故乡了!”

人群中的白袍墨客李信开口道:“他所言不虚,我曾去过南直隶凤阳府,本地官府确切收留灾黎,还安排吃住事情,青壮参军还可分得五十亩良田,情愿开荒者也能分到地步。”

“你说的但是真的?”一群人围着李信道,眼中充满着但愿。

一传闻这位公子是个举人,世人一下子信了,读书人的职位还是很高的。

“哇,那是龙旗耶,是天武军吗?”

胯下战马喘着粗气,两千勇卫营兵士大家身上感染着鲜血,也不晓得是本身的还是仇敌的血,他们挥着淋着鲜血的兵器,在纵情的喝彩。

用马队骚扰分化仇敌是清军的特长好戏,特别是步军,即便再多也能被玩得死死的,用一句话概括清军的袭扰战术:袭其不虑,乱其战器,追其奔散;除非用更强的马队遣散他们。

赵三说道:“这位是河南李公子,是位举人老爷!”

“.......”

很多人都绝望了,不肯再呆在京畿,谁晓得过几年鞑子会不会再来呢。

朱慈烺判定,围攻北都城的清军最多只要两万,并且此中半数都是投降的明军和被抓来的百姓!

“鞑子来了!快逃啊.......”

到了下午,南逃的灾黎们在歇息时,乱子毫无征象的呈现了,先是最南部的灾黎大乱,接着是铺天盖地的呼喊声。

时人尤其正视乡土,黄河四周几省糊口差别还不算大,间隔故乡又不算远,将来直隶完整安稳了,也好就近返来养老。

在人群的喝彩声中,勇卫营将士一个个举头挺胸,如常山赵子龙普通,非常高傲。

特别是北上勤王的天武军沿途多次遭到清军的骚扰和阻截,使得行军速率极其迟缓。

大地动颤,旗号猎猎,上万天武军马队如钢铁大水般,一起追着数千八旗兵,誓要将这群只敢袭扰的苍蝇全数碾碎!

但是,这股清军马队并没有涓滴逗留,乃至路过灾黎营地时连个屁都没放,像是逃命般的往通州方向而去。

有人道:“赵三,你不回直隶,又能在那边悠长落脚?鞑子的兵马也去过山西和山东,河南陕西年年闹流贼,我们总不能逃到长江南边去吧?”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