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文魁》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七百四十三章 拦道[第1页/共2页]

放下,放下。

哪个老百姓,哪个老百姓不晓。虽说现在还没有一个大臣,敢在朝堂上张扬此事,那也只是顾忌着太后和皇上的颜面。”

“满朝大臣于此事心知肚明,却不敢说一字,唯独我的教员,不吝身家性命冒死上谏,但成果呢?却落得入诏狱的了局。”

门生们恰是群情激愤,忍不住骂道:“你们这群恶棍说谁?”

“说你。”一名流子忍不住道。

“恶棍说谁?”

郭正域毫不踌躇隧道:“林中允递此疏前,曾给我过目。”

徐敏行被郭正域问得词穷。

徐敏行负手来至案前吟道:“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静坐,消遣世虑。此本府平生之志矣。”

郭正域欲开口说话,这时堂下的地痞地痞们连连怪叫,来试图打岔。郭正域不为所动,道:“敢问府尊大人,朝廷律令有哪一条有言,奏章上呈前不准给旁人过目吗?”

徐敏行捏着颚下的三尺长须,沉吟道:“你们是以为,朝堂以及官方,会拿本府措置郭正域之事,来当作朝廷如何措置林三元这《天下为公疏》的风向。”

陶望龄,徐火勃等林延潮的弟子是一并鼓掌喝采,乃至连持中的读书人,旁听的官员,胥吏在心底也不由为郭正域喝采。

徐敏行这一句话,世人这才止住了。

郭正域嘲笑道:“教员并无此言。这奏章上通政司后,通政司发六科廊传抄,文武百官皆可过目。本报以往登载无数官员奏章,皆不见府尊大人过问。为何初三登载林中允的奏章,知府大人反要罪我非议朝政,诽谤天子太后之罪!此理从何来?”

公案后的徐敏行一拍惊堂木喝道:“堂外再敢鼓噪,一概鞭十,逐出堂去。”

禀府尊,武清伯府派人催促将郭正域之事,早日定案,以免官方讹传四起。

“但这满朝的清流可都是盯着此事呢。此案如果老爷你方向武清伯那边,那么一个攀附权贵的骂名是跑不掉的。”

“黄河决堤,下流上百万老百姓衣食无着,无家可归。户部拿不出一文钱来赈灾。而朝廷呢?却在忙着抄家,想着籍没冯保,张居正旧党的家财,以支璐王大婚之用!”

衙役们柱着水火棍,高喊堂威。

禀府尊,这是京中千余读书人联名为郭正域讨情的请愿书。

郭正域道:“府尊大人真要问,鄙人唯有说,鄙人乃是林中允的弟子,门生看教员的奏章有何不当?”

徐敏行翻开卷宗,对郭正域道:“堂下人犯听着,本月初三,你在燕京时报上所登,由詹事府左中允林延潮所撰的《谏二事疏》,此文你是从那边得来?”

“哈哈,入彀了,果然读书人多草包。”群地痞们纷繁大笑。

晓得了,就说本府公事缠身,你先替我送一送。

郭正域戴动手镣脚镣被押上大堂。

众门生们见了都是一并情感冲动地大喊道:“郭兄,郭兄!”

世人见他容色蕉萃,却没有遭过刑,明显顾及到他的举人身份,官府也不敢动用私刑。

徐敏行一拍惊堂木喝道:“是本府问你的话,不是你问本府,照实说林中允为何将此奏疏给你过目?”

矮个的师爷则是道:“东翁,门生那边也是不成不慎。眼下林三元的天下为公疏,弄得都城里是沸沸扬扬,

郭正域越说越是慷慨激昂,对徐敏行道: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