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文魁》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七百八十一章 内应[第1页/共3页]

张鲸企图是派这两名锦衣卫,借着林延潮身边侍从的身份作保护,暗中至归德府查案。

王家屏给林延潮送了两套八成新的五品官服,一套公服,一套常服,常服乃青袍官袍,上有白鹇补子,一条银钑花,说是没有穿过几次,他与林延潮身量差未几就给他送来了。

杨镐现在再与林延潮叙同年之情,就有攀附怀疑了,但按品秩来讲,就有些公事公办了,用称父母官来拉友情最好。

在解缆一今后,林延潮在所住驿站中,得知保定巡抚宋纁方才到任,闻之河北大饥后,不请圣命,即先开仓放粮赈。

林延潮想了想道:“自古亲民官治民,莫过于治田,治水,二者兼而用之,则水政并举。水治而田亦治,故而吾觉得至归德后,应水利先行。京甫觉得如何?”

杨镐与林延潮同科出身,但他现在还是县令,若以往林延潮还在翰林院,二人官位不过隔了一品,现在却隔了两品。

本来二人虽面上却作武夫打扮,暗里的身份都是北镇抚司百户,不起眼的外裳下罩着倒是代表锦衣卫的飞鱼服,腰间悬着是北镇巡司的腰牌。

再下来就是王家屏,朱赓,黄凤翔,这都是老友情了,以及新讲官于慎行,沈一贯当初二人也是帮过林延潮的。

由这点看出杨东明的背景可比杨稿硬多了。

除了内阁,朝里二三品大员里则就论许国,潘季驯,沈鲤三人。许国与本身友情好一些,沈鲤,潘季驯再次之。

除了张五,赵大外,不知有多少锦衣卫,以及东厂番子,现在正往河南赶去。

林延潮也是修书一封给他。

林延潮下了马车,见了杨镐笑着道:“京甫年兄,真好久不见,如何如此劳师动众。”

单锷是谁,北宋治水名臣,名誉很大,学了潘季驯书里的三四成绩能于单锷比肩,那么他岂不是要比单锷短长数倍,这个逼装得我给你满分。

杨东明,乃归德府虞城人,万历八年进士三甲第二百三十七名,赐同进士出身。杨东明科举名次比杨镐还低,但却落个京职,现任从七品中书舍人。

张鲸与本身现在正打得炽热,算是半个背景。

沈鲤,宋纁,吕坤,杨镐,杨东明先写了信,然后让门下弟子跑腿送信去,比较远的,就送至山西会馆,使点钱托人转交。

如此林延潮携家人侍从终究踏上了南下去归德府的路途。

现在知汝外放,既悲宗海没法在中枢,为朝廷谋事,喜得是天子怀旧恩,你另有再调回翰苑之时。

一师生,二同年,三同亲,四同僚,五弟子。

林延潮与杨东明分属同年,本来二人之间也不是没有来往,但杨东明的性子淡淡的,与林延潮只能算平常之交。私交远不如顾宪成,魏允中,乃至不如杨镐。

林延潮来到蠡县,杨镐是先一步在驿站就体味了林延潮的路程,因而提早在县境上迎了林延潮。

然后就于林延潮下榻的驿站,给他拂尘。

林延潮这还没分开都城,就碰到办案阻力,他不由感慨,宦海到处皆情面,这年初要作个‘至公忘我’的彼苍,那是得有多难啊。

潘季驯在信里口气甚大地叮咛林延潮,此书乃余殚精竭虑之所得,尔学得一成,便可为治河良吏,学得三成,即能为与单锷比肩的治水名臣,尔需拿回家如四书般细心揣摩。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