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一章 文章华国[第1页/共2页]
雒于仁笑着道:“如何很奇特吗?林中允乃我大明第一名连中三元的状元,连商文毅公都逊之一筹,都城里有多少士子如美命兄,对林中允这等敬佩。”
“哦?支撑林中允的士子?”
雒于仁见郭正域神采,劝道:“林中允是宦途之人,将来或许能成为张江陵这等事功的大臣,却不能似阳明子普通建功,立德,立言三不朽,讲学天下,门徒从之,官辙所至,随杖履者数百人。”
雒于仁对劲隧道:“不错,吕参议曾言,道器非两物,理气非两件,成象成形者器,以是然者道;生物成物者气,以是然者理,以我看来,这才是继往开来之见,赛过事功之学不知多少。”
“读林中允此自陈表,可知他拳拳报国之心,我觉得只如果于社稷无益的,大师无妨先看一看,就算再不认同,也不消焦急驳之。再说此事功之说与我理学何尝没有取长补短之处,贤人之学在于敬,谦二字,这才是治学之道。”
“文社里的读书人,很多都拿出昔日永嘉之学里,叶心水,陈龙川等人的文章来读,有的看与本身所学,是否与之有印证之处,也有人对二人之说,顶礼膜拜。”
郭正域笑着道:“这就比如,当今研习心学之人,读陆象山之书,却不读阳明子之说一样。读事功学,放着林中允这等大儒不去就教,而去看叶心水,陈龙川的书,不是舍近求远是甚么?我若习之事功之学,必拜下林三元门下。”
雒于仁道:“这倒是未曾传闻,只是此文在都城里读书人中都传开了,昔日左思《三都赋》如何惊世,乃至于洛阳纸贵,大师都不晓得,本日见此自陈表,可见当年之状啊。”
说完雒于仁就去火塘的药罐里盛药。
“这话如何说?”
郭正域喜道:“如何个不止之法?”
顿了顿雒于仁又道:“吕参议是与周祭酒比肩的大宗师,他这一番话后,攻讦事功学的读书人越来越少。并且迩来书肆,茶馆里会商事功学的读书人,却越来越多,乃至办了几个研讨事功学的文社了。”
郭正域听了哈哈一笑道:“少泾,你也佩服林中允吗?昔日林中允作漕弊论,已是京华震惊,当时他尚未有三元之名,已是如此,眼下他名动公卿,朝野高低谁不知他林三元的名头,现在自陈表一出,大师天然是争相传抄。”
郭正域却道:“我想如果林中允肯如阳明子那般讲学收徒,会有很多读书人愿拜在他的门下的,到时就算千山万水,我也必从之。”
郭正域知这位朋友夙来刚强,就如同当初二人并非厚交,但雒于仁却肯散尽家财为本身治病一样。
“我看林中允之以是如此谨慎,也是因近溪先生前车之鉴在前,故而不敢讲学收徒,而遭摇撼朝廷之罪吧。”
“故而我劝没命兄熄了此心,将事功学放在一边,迁善改过放心于程朱之学,来岁春闱如果对劲,你在朝为官,到时再拜在林中允门下不迟。”
郭正域拿着一页纸道:“林中允此文一出,恐怕没言官敢驳之了吧。”
而郭正域倒是连连苦笑。(未完待续。)
雒于仁顿时大喜:“美命兄,能听我的话,这再好不过了,来,我给你盛药来。”
雒于仁苦笑道:“你叫我如何说好,本来来京的士子,读书人们多是攻讦事功之学,与支撑林中允的士子相互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