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文魁》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七章 拜见阁臣[第1页/共2页]

孔子铜像摆布分设有四张座椅,林延潮想起从翰林院里听来一个很成心机故事。

但回到当前,刘虞夔与林延潮这么说,自不是要他点评人物的。

门前林延潮与刘虞夔又被拦下,真不愧是奥妙重地,的确是道道关卡。

阁吏又是笑笑,明显一副你这番话,拿到元辅那去说,不必说与我听的模样。

以是刘虞夔问林延潮,这三位阁老都是甚么人的时候,他第一个反应就是去脑海里翻汗青书。

张居正没有让二人在值房外等得太久,不久值房里铃声响起,刘虞夔擦了擦汗,整了整衣裳当下走入值房。

而是能够从东四牌坊那的东安门,走迎恩桥入宫后,再从东华门进入紫禁城。

阁吏这才引林延潮,刘虞夔进入文渊阁。

阁吏笑笑道:“刘编修,元辅虽日理万机,但每一个入阁办事之人,不管是两房中书,文籍,孔目,还是尔等翰林,都是一一叮咛的。”

“刘兄你没事吧?”

听刘虞夔这番话,林延潮能够得出结论,从部属的视角的来看,三位阁臣中张居正最威,大师都很畏敬,张四维神奥秘秘的,常日里不跟我们玩,申时行嘛分缘最好,上高低下干系都搞得不错。

文渊阁现在早不复作藏书之用,而是大明朝内阁之署。阁前写着‘奥妙重地,一应官员闲杂人等,不准擅入,违者定罪不饶’。

林延潮见文渊阁的大堂竖着一尊孔子铜像,摆布皆列有香烛。

三位阁老的脾气,林延潮大抵稀有,心底想着一会拜见时如何应对。

林延潮会心就入了值房,先向张居正施礼道:“翰林修撰林延潮入阁办事,见过中堂大人!”

待几名绯袍大臣畴昔后,刘虞夔不无对劲的对林延潮道:“文渊阁内出入的朱紫大僚,你我在此轮值半年,不说几位阁部,其他大小九卿也是说得上话,入直一日,赛过在史局修书十年。”

进入阁门后,就见到五六名绯袍大臣,说说谈谈地走了出来。林延潮,刘虞夔见了赶紧避到道旁施礼。这几人要么在争辩,要么满腹心机,本是一掠而过,但见二人是翰林官,却都是停下施礼,礼甚重。

进东华门就算进入了紫禁城了,向东走了几十步,右手边一宏伟的工字型大殿,就是文华殿,这是天子经筵,日讲地点。现在林延潮还不是经筵讲官,也不是侍直的日讲官,这文华殿还不是他能进的。

林延潮与刘虞夔一并来到东华门,林延潮他们现在身为内阁属僚,入宫就不必如上朝时,走长安右门。

阁吏先引林延潮至张居正的值房外叮咛道:“元辅事件繁忙,你们在此等待,如果听得值房内有小铃响动就一一入内。”

刘虞夔见首辅值房前,人来人往不由道:“中堂真日理万机啊。”

刘虞夔听了额上排泄几颗汗来道:“本来如此,下官能得相爷耳提面命,真是三生有幸啊!”

林延潮不由想了很多,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这三位可分歧于别人,可都是在大明朝几百位阁臣中留下赫赫之名的人物。

金水河从阁前流过,河上石桥,石桥和河水四周设回纹雕栏,雕栏上雕有灵秀精彩鱼鲤图案。

至于文渊阁就在紫禁城南城墙与会极门城墙夹角间。

当刘虞夔问林延潮三位阁老都是甚么样人的时候。

张居正坐在公案后道:“林修撰,又见面了。”(未完待续。)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