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千里之行(五)[第1页/共4页]
也不知媒婆说了甚么,本来站在不远处站在的那些人,就有人上前。
沈瑞沉默了一会儿,道:“如果有人被骗,会被骗了卖身银子?还是被洗劫一空?”
那两个贩子闲汉因衙役在,不甘不肯地走了,看热烈的人群也渐散去。媒婆先是送走两个衙役,然后摸出一串钱,打发了半大少年,方带了那小女人往茶馆走来……
想到此处,沈瑞便低声对五宣道:“既是假的,用心选在离城门进的处所,是要蒙外埠人?那怎选了这么个小丫头做戏,如果选个年事大的,‘卖身银子’不是也能高些?”
沈瑞之前感觉的不对劲,也正在此处。不管这小女人是父死前是住在堆栈,还是流落街头,安身之地总不会是人来人往的大街上。这四周邻近城门,堆栈茶馆旅店林立,有士人富贾所投宿的初级堆栈,也有贫民落脚的大车店。
五鼓吹扬眉道:“自是假的,如果然的,不说旁人,就是四周这几个铺子的老板伴计也不会看着有人在这挺尸,早令人唤差役过来清理。”
沈瑞先看向草席下暴露的一双脚,上面是五分旧的布鞋,裤脚是已经退色的粗布;再看那跪下的小女人,一身带了补丁的衣裙,头上系着拇指粗的白布条。如果孝女身份,这身打扮明显不伦不类,按规制应当披麻带孝。可对于一个流浪到需求“卖身”的小女人来讲,如许景象仿佛更加实在。她这么小年纪,如果然的清算得妥妥铛铛,反而要引得人思疑。不知小女人已经跪了多久,头上汗津津的,看着摇摇欲坠,更加显得孤苦不幸。
五宣“哈哈”道:“碰到肥羊,谁会放过。即便不令人明抢,也会使窃匪暗中缀着,谁叫这善心一发、财露白哩,不招贼才怪”
不是她将奉上来的中人费往外推,实是不乐意掺杂进这些事。那些贩子地痞,只盯着银钱,可不会管你是举人老爷、还是秃顶大和尚,既是“垂钓”,等人中计,少不得要洗劫一番。
小女人面露惶恐,看向方才出面那男人,那男人也要上前,却被那两个衙役大声呵叱。
王守仁道:“劈面那小娘子跪了这好久,看着不幸,费事妈妈过来做其中人,帮手筹措一二,我成全了她这份孝心。”
媒婆笑着对话,并不与之抵触,还是拉着那小女人说话。
少一时,先前同媒婆说话的半大少年返来,身后带了两个衙役。媒婆笑盈盈地迎上,不知说了甚么,引得那两人连连点头。
小女人跪了这好久,已经跪不直,堆坐在地上,精力也略显委靡。在她中间,有个三十多岁的瘦子,穿着繁华,仿佛对小女人很有兴趣,指指导点的,同中间的人不知说着甚么。
不远处,三三两两,站了很多看热烈的人。
沈瑞拧着眉头,有些不知该如何答复,他又不是真正孩子,那里会天真地去揣摩公道不公道。他只是平凡人,有着后代人的无私本姓,碰到如许事不关己的事,不过是冷眼旁观;他想要晓得的,是王守仁会如何行事?他莫名地就感觉王守仁就见了这一出戏,总会有个应对。
王守仁笑了笑道:“不是自发得做了善事,就是善人。若不是有那些痴顽之人,不辨真伪,自发得积德,这骗局也不会千年不衰。要先晓得甚么是善,再去积德,而不是只用口舌说善,才是真正良善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