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首相》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三章[第1页/共3页]

出崇文门十里,就是都城赫赫驰名的报国寺了。此寺宽广通俗,僧舍整齐,百官入觐者,多借居于此。今次大计,朝觐各官,按例也在报国寺借居。

“其四,”张四维伸出四个指头,“稽实政以察群吏。”他抖了抖手中的邸报,“《复科道官条陈考查事件疏》中说得明白,今次考查专以民事为主,名为循良者,当考其里甲均徭之何如;志在安攘者,当考其御寇安民之何如。凡忘情民瘼、有坏治道者,悉从免除,以昭激劝。”

正月初六辰时刚过,吏部侍郎张四维带着考功司郎中穆文熙到了报国寺。朝觐官员数千,事前已接到札谕,早早就按职务、地区排序站立在寺院庙门台阶下,世人看到邸报所刊嘉兴知府徐必进被处罚一事,被令行制止的气势所慑,涣散疲塌之气,为之一扫而空。

“喔呀,这招短长!”有人赞叹道,“如此,天下事皆在高阁老目中矣!”

待找到霸道行,酬酢过后,霸道行嘲笑道:“哼哼,高新郑爱标新创新,不袭故套,此番不凭藩、臬两台考语和知府面陈定品级,那凭甚么?他即使有火眼金睛,也不成能把天下官员贤愚都了如指掌!”

“初旬日开端到吏部鞠问,依序听传,进后堂。”张四维宣布说。

张四维健步迈下台阶,回身大声道:“诸公,本部堂就关涉大计事,宣布于众。”他清了清嗓子,道,“今次大计,不袭故套。吏部建有簿册,上至高阁老,下至主事,皆留意查访,对各官操守、政绩及官声,均有记录。故不再像以往,只凭上官考语定等次。抚按特别论劾要罢斥者,也能够留;抚按特地保举要晋升者,也能够去。要而言之,鼎新有三。”他伸出食指,“其一,不循常数。”说着,拿出一份邸报,“这里刊有高阁老《公考查以励众职疏》,曰:‘数十年来,每遇考查,惩汰官员,必参照上年之数,袭为常故。其数既足,虽有不肖者,故置非论;其数不敷,虽无不肖者,强索以充,可谓谬矣。自今以始,果不肖者多,无妨多去;果不肖者少,无妨少去,惟求至当,不得仍袭常故。’”张四维抖了都邸报,“本部堂只是择其要者,详细实施体例,不再赘述。此疏关乎吏制者甚大,诸公当细阅之。”

“最后,传达高阁老一个发起!”张四维提大调子说,“诸公在处所任职,各处统统何贤才尚隐沦,有何凶顽尚梗正;有何利当兴,阻力安在?何害当革,何所畏而未革,皆得书面陈情。”他笑了笑,“呵呵,此为志愿,不肯建言者,不强索。”

“谁敢?不当真陈述怕都会亏损,焉敢不交卷!”有人群情说。

“诸公,”张四维一指道,“这是从匦中取出的匿名揭帖。”他扫视目瞪口呆的世人,一笑道,“诸公皆知,朝廷有例,大计时科道得投匦,意在汇集言论。高阁老言,考查投匦,有害无益。科道二百员,既不署名,则一人可数投,这能代表公论吗?高阁老已奏明皇上,打消科道考查投匦之制,如有物议,当具名呈访单于都察院或六科,以使害人者不得行其私!”说罢,一摆手,“烧了!”

“其二,”张四维仍然伸出食指,道,“察典官员之处罚,多有改革。”他转向穆文熙,穆文熙拿出一份邸报递畴昔,张四维接过,举在空中,“这里刊有高阁老的《详议调用条约以便遵循疏》,一则,贪酷不止撤职为民,还要拘提究查。二则,细评品级,因材施用。往者大而化之,只评‘才力不及’,拟为‘调用’便了事。才力不及有各种景象,应细分之。今次考查,若只是才力不堪繁剧,犹堪以原职调用者,就注拟于‘才力不及,调简僻处所’项下;若原非繁剧,亦不堪以原职调用者,就注拟于‘才力不及,调闲散衙门’项下;其迹涉瑕疵,尚未太著者,姑注拟于‘才力不及,升级’项下,或才力不及,不宜有司,文学犹堪造士者,则注拟于‘才力不及,改教’项下。待鞠问之日,本部劈面质证,考语与质证符合者,呼应调用。三则,知县、推官才力不及改成教职者,不唯改府学学正,亦可改县学教谕,此事高阁老另有奏疏,不再赘述。此疏亦有诸多详细实施体例,诸公亦当细阅之。”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