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第1页/共3页]
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舒展眉头道:“不允,必有近忧!允之,恐有远患,将不知所终。此事难全,委实不好定夺。”
“这不能说是依违两端吧?”殷世儋辩论论,“兵部的题覆说得很明白嘛!先封俺答一个都督名号,不让他统摄各部各枝;先不答应入贡,待一两年后视景象而定。”
“英国公——”魏学曾亲热地叫了一声,忙伸手拦住他,把他扶回原位,“你老刚才听到宣读王崇古的奏本了吧,这奏本里,已把此番封贡互市与先帝所禁马市的分歧,说得很清楚啦!呵呵!何况,即便是先帝时,辽东开元、广宁,不也开了市,听夷商自相买卖吗?宣大也能够照做嘛,是不是,英国公?呵呵!”
刚从应天巡抚升任刑部右侍郎的朱大器忧心忡忡地说:“封贡互市,我财贿日趋费耗,而虏欲终不成足,何如?”
高拱没好气地说:“哪还吃得下饭,少来烦我!”
“这……”李春芳难堪地说,“我闻廷议时,诸臣言利者十之三,言害者十之七。再议,能议出新郑对劲的成果吗?”
高拱点头道:“朝议汹汹,各有异辞,依违靡定,让皇上如何宸断?况我皇上仁厚,若皇上出面力排众议,科道必对皇上谏诤不已,圣心胸忧,我辈臣子,于心何忍?”他长长叹了口气,昂首看着张居正,“虏人候命久不得,或生变,而朝廷情面乃如此,危急逼近矣!昨夜展转未眠,几次思之,我已做好了筹算。”
“北虏求贡,诈也,不成恃!”刑科都给事中王之垣道,“北宋以媾和求存,招致奇耻大辱,乃我天朝汗青上屈辱一页,何忍重现于本日!”
“坐着说话不腰疼!”定国公徐文璧俄然大声道,“坐紫禁城里说三道四,谁不会!有本事把北虏给灭了!”他看了英国公一眼,“英国公,你老率军北佂?再不成,北虏打过来,你老率军抵当?”
“委实难决!”工部尚书朱衡感喟道。
隆庆五年仲春十八日,文华殿里,朝臣廷议王崇古重新所上封贡互市奏本。兵部尚书郭乾主持廷议。他对王崇古执意保持原议非常不满,有种被轻视的感受,也就不再遮讳饰掩,待申明大旨后,先表态道:“北虏方求贡,即要我承诺不烧荒、不捣巢;他日若要我不修堡、不设防,要不要承诺?”
“既然拿不准,无妨放一放,何必仓促忙忙做出定夺?”户部左侍郎陈绍儒道,“不管如何,北宋媾和致辱,终归是前车之鉴。”
“是有这么回事。”张居正答,“内阁当藏有成祖封虏酋为王的勑谕。”
高拱为宣大局势担忧,眼巴巴等着廷议成果,一看竟是这般说,气得嘴唇颤抖着,把文牍摔在书案:“似这般依违两端的题覆,如何拿得脱手?!驳归去,重议!”
饭没有效,觉也睡不着,躺在床上展转反侧。听到远处模糊传来的鸡叫声,竟有几分快熬到头的轻松感。他早早就到了内阁朝房,待张居正一到,就唤他出去:“叔大,你记得有成祖封北虏忠顺、忠义等王的故事吗?”
“老爷,老爷,恁还没用饭哩,咋走了?”高福跟在身后说。
高拱并不睬会,提笔拟旨:
先授俺答都督职,令诸酋各自为部,毋统摄,俟奉约一二岁,确无异志,再封贡;贡使留边城,不得入京;市期自仲春至四月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