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第1页/共2页]
江西南康府安义县,地处赣西北,离会城南昌不远。国朝武宗正德十三年析建昌县五乡所置,设县不敷一甲子。隆庆六年仲春初三夜,半夜时分,县城北门西边的一个空处,几十个黑影鬼鬼祟祟摸到城墙边,搭上软竹梯,翻墙而入。这伙盗贼,为首的名叫项伯十一,只见他一挥手里的长刀,四十余人跟在他身后,直奔县衙而去。
“哦,那是新郑相掌铨后,命吏部建的,咨访、记录官员贤否的册子。”殷正茂弥补道。
项伯十一迟疑半晌,一咬牙,道:“也罢,老子走江湖,不能让人笑话!”他指着背承担的两个喽啰,“好生看着他!”说罢,带着三十多人冲向县库。
曾知经神采煞白,忙道:“各位豪杰,劫县库非同小可,劝诸位罢手为好。”
众喽啰翻箱倒柜,把后堂翻了个遍,只搜出几件金饰,并无多余财帛。
袁师爷苦笑一声,道:“不瞒军门说,方公资俸已满,前些日子向在吏部供职的一名同亲刺探,传闻吏部建了甚么簿、簿册…”
“说,财宝藏在那里?”项伯十一大声望吓知县道。
“本县说的,说的是实话。”曾知经解释道,“本县隆庆二年进士,隆庆三年秋方分发安义。近年朝廷加意肃贪,那里敢贪墨?”
江西布政使司左参政方良曙,正在饶州督造瓷器,闻报大惊。他本分巡南昌道,但九江道道台缺员未补,由他带管。道台以维系一方治安为首务,本身辖下竟产生劫夺县库大案,自是不敢稍怠,星夜赶到安义,查勘现场,得软竹梯三驾,并铁标枪十根,又把知县曾知经所述贼首长相,命画成像,广为张贴,不几日,即拿获项伯十一并喽啰十一人,追出脏银六百四十九两。他一边持续挨拿漏网人犯,一边急差师爷往广东向殷正茂乞助。
“对对,”师爷道,“据簿册所记,方公的官声甚佳,就连新郑相也颇赏识,成心推升到湖广去做按察使。谁知俄然就冒出安义县劫库案,闻得时下新郑相大力整饬官常,必将问责,方公出息蒙尘。是以方公忐忑不安极矣。特差门生来乞助。”
安义小城的半夜,万籁俱寂,街上已不见行人。偶有一两个起夜的人,瞥见一伙手持刀枪的强盗,也不敢张扬,生恐引火烧身。
“翻箱倒柜也没有搜出财帛,这是个清官。”项伯十一道,他鬼头鬼脑地四周看了看,不见一小我影,对押着知县的两个喽啰道,“放了他!”
“他奶奶的,不利!”项伯十一骂骂咧咧,指着床上的被褥,“贼不走空,把衣被给老子拿上!”
一伙人顺利到得县衙,敏捷地逾墙而入。
“当追……”张谨本想说当追捕强盗的,又咽归去了,改口道,“快,扶知县垂白叟回衙!”
“快,快回衙,申报上官!”曾知经叮咛道。
两个喽啰把知县推到青云楼南侧,项伯十一带着世人,一溜小跑到了北门,守城逻卒不敢禁止,项伯十一翻开城门,出城而去。
“他奶奶的,堂堂一个县库,才这点碎银子!”项伯十一绝望地点头道,他一指二堂,“去,看看那边另有没有货!”
殷正茂点头道:“新郑相可不是看私家情面就网开一面的人。给新郑相修书替人讨情,反倒激起他的恶感,就不必再提了。巡抚奏本里替方参政摆脱,想来吏部不会不给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