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末年》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281章 一场豪华的升官雨[第2页/共3页]

就会发明,李璟那三天一叫苦,两天一催粮,实际都是放屁,甚么叫五战五败,甚么叫缺兵少粮,都是哄人的。

剩下的在山西的军将,申正顶替了空缺的东路代州协守参将,顺带兼领了个振武卫的批示同知,顾朴顶替了空缺的西路偏头协守参将,兼领了镇西卫的批示同知,其他守备,千户也跟着升了一大票的人。

买!砸钱。

这还不算,谭武因功,升任陕西都司衙门批示同知,郑仁宝也被册封为宁武关副总兵官,赵默笙此次也封了个山西都司衙门的都司佥书,而其他张二麻,宁佑,陈达,梁四九等几个军镇的副帅,副将的职衔一个也没跑掉。

归正李璟就瞅准了一点。现在朝廷有力西顾,只要本身保持面子上的从命,朝廷就拿他没体例,并且陕西的局势。也迫使朝廷得求着他,归正就是要钱要粮,不给就尽往上头塞战报,顺带殴打一下其他的总兵官,让他们也发战报求朝廷声援。

那些个晋商们,也闻着味上来了,他们连鞑子都跟卖,还怕卖给李璟?

如果明王朝还能保持在山西和陕西的统治,并且有充足的探子的话。

一介五品的守备,摇身一变,嘿!也是副总兵官了。

因而就呈现了大明朝廷数得着的奇特征象,李瑁这个做儿子的当了接任了甘肃镇总兵官,而他老子,留守在代州的李登高,此次也跟着升官了,因为尤世禄也扛不住了,得,请辞吧!

“臣遵旨。”

加上李璟不时给李瑁上点奏本,夸夸战绩,现在得了银子,一改之前拖沓的脾气,明天给你光复一个县,明天又光复一个州,挽救被裹挟的百姓多少多少,又杀死多少贼寇,崇祯一看,大大的忠臣啊,赏!

所言就是,归正我在陕西也呆不久,迟早被流贼打败,干脆哪天就回山西呆着算了,朝廷一看,这都摆了然威胁上了,要不是山东乱的短长,如许的乱臣贼子,一准给剿了得了,不过没体例啊,得,李登高升任宁武总兵官。

并且不管如何样,朝廷都严守一个底线,那就是文官,哪怕是最后级的县令,也一个不准李璟的保举,要说他底下秀才出身的,现在盘子大了,投奔的也多了,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啊,可就是不准。

拿到这批粮食和银子还不算,朝廷此次给李璟上报的将领,干脆来了一场升官雨,这但是动真格的了,不是哄人的。

目睹朝廷还在踌躇不决,李璟顿时不干了。一发狠,催促亲卫镇和第三镇的官兵,直接在北边毁灭了宁夏后卫残剩的全数兵马,同时第五镇的兵马,南下打了一下四川的卫所兵,这一下,可完整捅了马蜂窝了,崇祯帝都坐不住了。

许是此次各地的藩王也被陕西的局势给坏了,尼玛,流贼如此残暴,一次杀了三位王爵,在不安定,就得出大乱子了,此次的捐献,特别以山西和河南,另有湖广的贵爵最上心,一次就凑够了十二万两银子和七万石粮食,外有战马五百匹,盔甲一千副。

在陕西方面,那就更别提了,李璟麾下光是正虎帐的营正和入陕的旅率都二十几个,归正参将,卫批示使,批示同知人手一个,都没的跑,乃至有几个如擒住三王的都校尉,都顶了个卫批示同知的职衔,统帅着三四百人马,也跟着称起大人来了。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