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末年》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70章 鲜鲜出炉的剿援副总兵官[第1页/共3页]

崇祯帝被他二人闹腾的烦了,干脆混了个稀泥,“二位卿家所言皆有事理,三边总督节制诸军,抵抗河套,兼顾乏术,干脆朕再从朝中调派一名大臣为剿援总兵官,擢李璟为剿援副总兵官便是了。”

不得不说,朝廷的算盘打的极其顺畅,一言一语间就定下了端方,叫李璟光复失地以后,所得缉获粮饷,九成要押送入京,但是这就是个剃头挑子,一头热,别说这陕西是李璟在反叛,哪怕就是真是贼寇在反叛,叫李璟平乱,这些银子也再也不会送到北京了。

周廷儒上前告罪一声,辩白道,“臣素闻贼寇者,虽有忠君爱国之举,但国之大事,等闲拜托不得,一无粮草,二无后盾,若冒然许其西进,则无半分保障,若其闻朝廷无半分实惠,入陕与数十万众争锋,若败则心生痛恨,一朝几次,则平增十万贼寇,晋地烽烟又起,为之何如?”

这也是逼得没体例了,熊明遇目睹首辅不说话。而次辅却要致本身于死地,不得不开口将罪恶全数推到杨鹤身上去了。

说道这里,他就不敢持续说下去了,实在是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啊,崇祯二年入京勤王的山西和甘肃镇兵马,都是半道叛变,成果形成的丧失极大,他可不敢再操弄这番事了。

温体仁闻言一笑,“陛下勿慌,且听臣下一一道来。”

“该死,该死~如果你等一出事,便只会说该死,那朕养着你们这帮废料有何用!”朱由检现在是肝火冲冲,但是看着一边的阁臣周廷儒,温体仁尽皆在场,遂将怨气多发至熊明遇身上。

(保举本身的新书,起点首发,都会智能人生,请各位书友帮手投票保藏一下吧,感谢!)(未完待续。)

公然,崇祯一听这话,顿时咬牙切齿道,“昔杨鹤者,贪权误国,深负朕恩,擢三司会审。必不轻饶。”

温体仁却摇了点头,“圣上,陕地丢了三府,贼寇势大,今岁又入寒冬,处所税款,又为贼寇所截,若贼以此霍乱公众,难道愈演愈烈,不受节制?”

“此人麾下有虎狼之将,号众十万之数,占有处所,虽为朝廷军马,但终归是个隐患,今有陕地戋戋事情,其他各镇,皆有守疆之责,何不遣派此人西援,调归三边总督麾下听用?”

周廷儒是坐不住了。大同镇的奏本,他也瞧过,上头所言,端的是耸人听闻,但是又不能全信。毕竟陕西处所的奏本一向未曾上报,故而考虑一下用词,才谨慎上来道,“圣上不必担忧,先前太原有一巨贼,曰李璟者,招安得沐天恩,被封为宁武副总兵官。”

他这番话,足是老成谋国之举,说实话,他才不信甚么贼寇会忠君爱国,即便是有,也不是李璟这等人,瞧他先前的做派,威胁朝廷许他五州之地,足见也是个野心家,那里会等闲为朝廷之事去赴死。

“再者,朝廷无银,但陕地亦有,许其兵出度过黄河,有十万之众,不说勇武,击贼绰绰不足,何不准其截留处所税款,先行毁灭流贼?”

要臣下带兵去作战,这开拨的银子可少不得,不然那群骄兵悍将们,半道上就得反了去。

不过他久在兵部当值,也瞧见陕西地界的公文啊,心中又忍不住谩骂大同镇多事,竟然直接送入宫中,让他连个反应的时候也没有。

过了一会,又看叩首头肿,于心有几分不忍,暗想他昔日营私守法,恪失职守,行事也算安妥,且克日忙于辽东,山东的战事,倒也不全怪他,但是崇祯帝刚要说话,便有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温体仁上前。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