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略》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75章 面圣[第1页/共2页]

作为带兵之人,宗武心中那种畅快淋漓之情难以自抑:直插敌军心脏……

末端,嘉靖帝降落的一句:“本日这大殿之上所言,不得向任何人提起”。

军中实施“卫所制”,千户所正千户,居正五品,统兵1120人,下辖多少名百户。

参军以来,宗武一心建功,每次战事开启时,都挑最险、最难的任务:校场比武得胜得以总旗一职,山东莱州湾剿倭建功,被嘉靖帝钦此武举出身并获得百户一职,身居六品。

说到战事,宗武再也不能保持沉默,既然嘉靖帝如此随和,他也就不必战战兢兢了。

来到后军都督府,仓促见过耿攸军后,宗武仓猝奔上大街,公事总算是办完了,眼下另有更首要的事。

当真正去过与鞑靼交兵阵前,当亲眼目睹过那伤亡的悲壮之景,若非被猎户救下,或许,他们要永眠积雪当中了……

“此次北征,将士们都建大功,特别是你们这支‘奇兵’更是功不成没。我大明男儿该当如此,战时保国土,阵前斩敌首”,嘉靖帝还是那般随和:“只是现在回了家,你们还要归去看看家中二老,另有女人孩儿们……”。

再如那些文人骚人,咬文嚼字不说,还得四六排比,明显言简意赅能几句说完的,非弄得一副似懂非懂、似解不解的模样。

宗武,连同那六人,获得这个封赏是应当的:无人不平。

“宗武,朕记得你的名字,前次抗倭,你打的就是头阵,此次征北更是建立奇功,朕没看错你”,大殿之上,嘉靖帝一脸忧色:“另有你们几个,都是我大明的好儿郎”。

如果阵前议事,自当言明,可现在是殿前回奏,如此纵览全局、牵涉均衡之术,仿佛大了点,与他身份不符。

“遵旨……”。

文谋者有,武高者有,但是文韬武略皆通者却未几见,再加上对此次战事的熟谙程度。现在,又没有文武百官的滋扰,一个方才升为五品的千户,更不会像那些老谋深算的大臣一样说半句留半句。

“除了林宗武,其别人临时退下”,半晌后,那名传旨的寺人再次开口,其他六人立即见礼参拜,而后缓缓退了出去。

一柄利刃?宗武瞻仰天空,热血涌上心头:这但是圣上钦点的兵马,这份殊待,这份信赖,该是多么的光荣?

才退两步,宗武却听到大殿之上再次传出话来:“别的六位懦夫,一个百户、五个总旗,全数归你治下。朕会再为派几名百户,你要将这千余人练成一柄利刃,随时可插入敌军心脏”。

果然是伶仃召见,只是初度面圣,宗武不知如何回应,入宫之前,耿攸军曾叮咛过:多听少说,不成等闲点头,千万不要点头。

当宗武将三百奇兵从领命到开战,以及最后被本地猎户救下的场景简朴论述一番以后,这位深谙帝王之术的君王竟眼眶潮湿,几度哽咽。

话到嘴边,宗武顿觉不当:这如何管束与均衡,压根就不是他能说的。

不过,比拟场面,毕竟还是气场无可替代:嘉靖帝虽看似随便说了这几句,但却能令所听之人深切感遭到他对此次北征的正视,对将士们的正视。

“遵旨……”。

得此准予,宗武便趁机道:“卑职觉得,不管是战是和,我们都应安身于战,只要每战必胜,北方局势才气由我大明说了算,由陛下说了算……”。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