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明略》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64章 你就是个戴乌纱的[第1页/共3页]

老头早已泪流满面:“此事我们也传闻了,只是朝廷的旨意到了县里,早就变了味,皇上日理万机,天下那么多事,又如何盯的过来?知县老爷说甚么就是甚么了”。

再看看这些人的穿戴,的确个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清楚就是一群叫花子。

本来如此。

仲逸顾不得其他,他上前一步,特地叮咛道:“你们当以农耕为主,今后万不成到处告状,更不得随便托人向朝廷递这些血书,不然会有杀身之祸”。

“仲少店主辛苦,快用些饭菜”,小六子仓猝凑趣着,一手则忙着为他加菜加肉。

“鄙人在都城倒是熟谙几个朝廷命官”,仲逸谨慎翼翼将布巾收好。

晌午非常,仲逸一行见火线一处酒家,看看日头,也该是吃些饭菜的时候了。

此事,外叔公也曾说过,定不会有假。

现在倒费心了……”。

临走之时再次叮咛:“记着,不要再做本日之事了”。

“仲少店主,前面这家酒楼,饭菜口味还算过的去,之前我曾去过几次,只是这些乞丐……,不知是否在此处用饭?”,颠末一夜,小六子想的更清楚了:凡事都听仲逸的,到了都城后,一旦有甚么事儿见怪下来,那也就由这位仲少店主顶着了。

“罗英,你与小六子先进店,点些酒菜”,仲逸回身向别的两名侍从叮咛道:“你二人将马车牵到后院,好生关照,小六子会将饭菜带给你们”。

如此一说,仲逸倒想了起来:在都城时,就曾听刑部的袁大头说过大牢中关了一批因贪墨赈灾粮款的命官,而这赈灾所指之地恰是-----山西。

“帮手?”,仲逸正欲解释一番,却见老头已从怀中取出一块布巾。

用过饭后,小六子刚欲出门,仲逸却叮咛道:“直接从后院出门,免得再碰到门前的那些乞丐”。

血书?

不消说,这一日,还是是仓促赶路,仓促赶路罢了。

次日凌晨,小六子早夙起床出了房间,看着药箱无缺无损,便唤两个侍从为马添料添水,以后便向店小二点了几道饭菜,这才唤仲逸下来吃早餐。

或许,天下诸多之事,恰是要有这顶乌纱以后才气够做成、做好。

“多谢大人……”,明显这群人并不信赖面前的这位公子:只是个运送药材的客商。

“岂有此理?真是天理不容”,仲逸立即怒道:“朝廷不是查出了一批山西的官员吗?就连刑部大牢也关了很多因为此事而开罪的京官,如何你们知县还敢如此胆小妄为?”。

“哦?果然如此?此事你们是如何得知?”,这倒是没想到,仲逸心中迷惑不解:严氏做事一贯隐蔽,如何此事弄得沸沸扬扬?

“各位彼苍大老爷,小民是孟县小谷村耕农……,孟县知县周文龙横加剥削……,村民被饿死、逼死……”,仲逸翻开布匹,却看到歪倾斜斜的大字。

草木另有良莠不齐,更何况人呢?

老头见仲逸迷惑不解,持续说道:“小民都是本地的耕农,本年春夏山西一带遭了大灾,我们村农户颗粒无收,本来家中另有些许陈年存粮,没想到本地县衙还要税赋,庄户人家,田间无粮,又何来银两?最后县里传话,就用征粮来替之……”。

哦?仲逸后退几步,细细打量起面前的老伯:固然衣衫褴褛,但看人的本领倒是短长,才半晌间的工夫,察看如此之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