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学问文章[第1页/共3页]
现在谁都晓得徐家两门财产当中,布行的收益最大,并且行情每天都蹭蹭往上窜。而米行却日趋萎缩,家里很多地都改成了桑园,是以带来的收益是种稻米的两三倍。即便如此,要想赶上布行的收益看起来也很悠远。
“我的爷啊。”徐盛劝道:“老爷当然不会为这事发怒,但是有那位大爷在,少不得一番明嘲暗讽,何必去惹这个气受?”
徐阶等人就花下酒,恰是半酣未醉。看到次子姗姗来迟,心头不悦,又因为酒劲发作,嘲笑道:“偏你来得最迟,也不晓得在做甚么经世济民的大学问。”在坐的都是年高德重的宿老,看徐琨不过是个孩子,那里会顾忌他的自负,畅怀而笑。
明儒在神异事件上的兴趣恐怕是历代之最。不但将唐宋传奇归纳成了大大小小的话本小说,更是将易学的卜测之术发扬光大。上至首辅阁老,下至贩夫走狗,全部大明都不缺奥秘学的元素。乃至有很多处所官员,根据风水之学迁址孔庙、黉舍,从而成为嘉话。
“哼,竟然敢威胁我!”徐琨攥紧了拳头:“我还不信这个邪!就算让父亲晓得我卖请柬又如何!就算这银钱进了我的腰包又如何!父亲莫非还会为了这点小事惩罚我么!”
这也是因为徐家的丝绸、生丝买卖都归在布行。而桑叶作为生丝的出产质料,当然不成能超越商品的代价。
但是徐阶这一代的亲兄弟干系却不如何样。徐隆、徐陈早已经分炊独过,不过就是仗着徐阶的名头占些浮名,并非名利场中人。
“这小贼竟如此放肆!”徐琨忿忿道。
“你克日来与谁为友?”徐阶继而又问道。
“本家?”徐阶面色一凝,明显是想到了本身的弟弟徐陟。
这就是“忠心”!
这则铁律竟然被一个小小的伴计突破了,让他如何咽下这口气?
徐璠不得不承认,本身决定用这春联句博父亲好感是因为这句子颇得心学三味,至于此中学问体悟倒是有限得很。
徐琨顿时轻松了很多,道:“这么看来,他还是故意要走的。只要他肯出去当官就好。”他希冀着徐璠退隐倒并非需求庇护伞,家里有徐阶这尊大佛坐镇,已经充足震慑统统牛鬼蛇神了。只要徐璠在外当官,天然没有人能摆荡他布行买卖。
徐璠见几位客人脸上也有些呆滞,暗道一声:现在恰是机会。
;
其次,徐璠的岳父季浩,与徐陟友情甚笃。
徐阶闻言微微点头:“不对。”
在场诸儒望向徐阶,竟是不肯开口。
“那是那是。”徐盛顿了顿,又道:“二爷,您看是不是去老爷那边露个脸?”
在隆庆元年徐阶与高拱的政争当中,恰是徐陟揭露了徐阶大量阴私,使得徐阶后院失火,几乎饮恨朝堂。
徐璠如果要选一个行当接办,布行无疑首当其冲。
徐璠一愣。
徐琨攥紧的拳头缓缓松开,抚摩着桌子,道:“大兄那边的确有些讨厌。你说他还不到四十,就真在家闲住,不出去当官了?”
他朝前坐了坐,面庞上酝酿浅笑,柔声道:“父亲,儿子克日闲住,在这学问上倒是窥得一径。”
徐盛才是真正被威胁的人,当下劝道:“二爷,人说穿新鞋不踩狗屎,这事闹到老爷耳中固然也没甚么。但是外人不知情的,还道二爷有多么看重银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