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意外发现[第1页/共2页]
“又是湖州府。”
谢迁这话里的意义,实在已经给湖州府那边下了一个定义了,这也就意味着,湖州府那边此次修桥的奏折绝对不会批,同时,也要有人去湖州府那边查一查了。
谢迁把奏折翻看了一遍,然后看着李东阳道:“并没甚么不对劲的处所啊?”
很多事情,只是看了以后,决定履行与否,底子没时候去多想一个修桥的事情的。
刘健和谢迁两人的眉头同时皱了起来,他们固然不卖力浙江承宣布政司那边,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就不清楚这一两年内十几次修桥所代表的意义了。
内阁需求做的,就是帮助天子措置朝政,执掌大的方向,至于细节,那就是上面官员要做的事情了。
不怪李东阳如此,主如果在他的印象里,太湖那边的奏折在比来这一两年的时候内,格外的多。
“老夫记得,曾经另有过几百两的应当。”
太湖那边,常常会碰到特别是桥被冲毁的。
毕竟,如此一来,批阅奏折的速率必定是进步了,并且,还更不轻易出错,毕竟一向都是管着那几个布政司的,对这几个布政司必定也是非常熟谙的。
“比来这一两年内,浙江那边仿佛并未有甚么大灾吧?”
太湖那边,又以湖州府上奏修桥的奏折为多。
“又是太湖那边上奏的折子?”
但是,太湖那边修桥的频次也实在太高了,这让整日为了朝政忙的不成开交的李东阳对此都有了印象。
固然刘健没见过太湖那边的折子,但是,这并无毛病他的推断,毕竟这奏折上只要这么一件事。
希贤是刘健的字,谢迁以此称呼他,倒是显得靠近。
李东阳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比来这几年,太湖那边频频上折要求修桥。”
这实在非常普通,底子不成能连累到他们内阁的。
李东阳并没有急着批复太湖这边的奏折,而是把奏折合拢,递给了一旁的谢迁。
“但是只要这千余两,倒是不值得我们揣摩。”
说完这话,谢迁又把奏折上的内容轻声念了一遍,看向了刘健,苦笑着道:“宾之这是在考校我们了。”
“但是,这湖州府修桥的奏折,倒是最多的。”
“虽说太湖水自湖州府境内通过,但是,却也不该这一两年内,竟然修桥十几次了吧?”
而几百两或者千余两银子,在内阁这边,可就是很轻易就会被忽视的了,底子就不会在乎,不会特地存眷的。
“指不定顺手就给批了。”
“并没有。”
“若非如此,这奏折,老夫怕是又给批了。”
“十几次?”
并且,这折子全都是修路修桥的。
实在刚才看到这奏折的时候,只是回想了一番,李东阳就晓得这奏折必定有猫腻了,之前那十几次修桥,拨下去的银子也不晓得去哪了。
李东阳说完这话,他本身的神采都有些变了,声音中带着一丝的沉重:“若非是看到这奏折,老夫乍然间感觉眼熟,细考虑之下,才感觉太湖那边修桥的奏折仿佛极多,这一两年内已经有十多次了。”
谢迁点头,然后看向了李东阳,道:“那边一向都是宾之在管着的,宾之可曾记得?”
“只要千余两的银子,倒是也未几。”
刘健并没有急着答复,而是深思了一会,方才看向李东阳,笑道:“宾之的意义,但是这修桥一事有所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