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老江湖[第1页/共3页]
“我等多谢陈郎中的体贴,谢苏主事。”世人乱哄哄地说道,从他们的语气中,也听不出几分恭敬的意义。
“各位兄弟辛苦了,本官临离京之前,陈郎中托本官代他向各位问候了。”苏昊呵呵笑着,向世人拱手回礼。他说的陈郎中,是指都水清吏司的郎中陈九畴。苏昊在离京之前,倒的确是与陈九畴见过一面,但至于说托苏昊向派往淮安的各种典吏问候,就是苏昊本身编出来的了。几名小小的典吏,还真入不了郎中的法眼。
“哦,各位先落座吧。”苏昊向上面的人摆了摆手,表示他们坐下。
在此前,工部在淮安做的事情是章襄等人包办下来的,潘季驯只做宏观办理,底子没有精力去考查细节。河道管理一年的投入是数万两银子,此中大多数是用于工程扶植,直接分担工程扶植的章襄等人,从中能拿多少好处,苏昊用脚后跟都能够预算得出来。
苏昊接着说道:“我带来这些人,能够担负衙门的保镳。至于杂役,还是得在淮安本地找,你们可有合适的渠道?”
特别是淮安,因为其地处河、淮、运的交汇处,治河、保运、赈灾等事项非常庞大,在这个处所的官吏几近能够构成一个小朝廷了。
“那你们部下就没有其别人了?”苏昊又问道。
章襄是20年前就被派到淮安来卖力河道工程的,与他前后到来的,另有张官莲、李士柏等人,也都是工部的典吏。在苏昊之前,工部在淮安府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派出机构,也没有官员在此办差,章襄等人没有本身的衙署,一向都是在河道总督衙门里办公的。总督河道管理的潘季驯是个能人,对于水利工程很有经历,章襄等人一向都是直接接管潘季驯的指令,然后再构造工匠去完成这些任务罢了。
管理河道是帝国当局的一项大工程,需求各个部分的合作。环绕着河道管理,工部要派人监督工程环境,户部要派人来审计资金利用环境,刑部要派人来措置各种征地拆迁的胶葛,兵部也有人在这里办理河道总督府里的几千名流兵。除此以外,甚么都察院、十三道、大理寺等等部分,也都在济宁至淮安这一带派有本身的职员。
“确是如此。”张官莲抢着说道,“前几天我就跟老章说了,要把衙门里的杂役都备上。老章还说,要等主事大人来了再说,听由主事大人叮咛。如果早备上这些杂役,何至于弄得这大堂上尽是灰尘啊。”
“恰是。”章襄答道。
“也好,那就依你们的旧例办吧。”苏昊从善如流,扮足了一个既要假狷介、又想显摆气的新晋官员的模样。
跟着章襄的招唤,从衙门正堂中间的廨舍里跑出来几名吏员打扮的人,他们衣冠不整,嘻皮笑容的,来到苏昊等人面前,一个个站住脚,大大咧咧地拱手施礼,口中称道:
听李士柏说苏昊没做过工程,马玉一抬手就想说话,苏昊及时地向他递了个眼神,表示他先不要露底,然后笑着说道:“李典吏说得对,本官所长,乃是品德文章。这河工之事,还得靠你们各位多多操心。李典吏,我刚才听你说雇的人内里有马夫、库秤、皂隶啥的,名头甚多,不晓得一共雇了多少人?”
说到此,他指了指守在门外的几名勘舆营兵士,那些兵士手持长矛站在门外,军姿矗立,威风凛冽,让章襄等人都悄悄抽了口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