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流寇》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八十八章 我们有大炮[第1页/共3页]

然钱哲却没被选为庶吉人,而是直接被吏部发到宝应这个劣等县任知县。不出不测的话,钱哲终其平生能为一府之尊便算到头了,与那庶吉人能为大学士入主中枢是天壤之别。

一想到江兵房的脑袋就掉在本身躲的处所不远处,林书办的心就颤。

那壮汉涓滴不睬会城上世人看他的非常、猜疑、鄙夷的目光,只两手往腰上一叉,喊了一声:“谁是县太爷?”

如此两日,宝应城中能够说是鸡飞狗跳,有士绅在得知河工造反后竟是摆出身份,逼得县衙的人放他们连夜出城往扬州府而去。

“是,是河工反了!”

钱知县只觉一阵头晕,失手将茶碗打碎在地,而后指着林书办就骂了起来:“出这么大的事,为何不早来报!”

黄县丞和郭典史也是叫河工造反的动静惊得不轻,当下商讨了下,由郭典史构造衙门人手当即封闭城门,不准任何人进城。

“县尊,不好了,出大事了!”一见到钱知县,林书办就喊了起来:“反了,都反了!”

宝应县名,为历朝历代最奇怪,因这县名乃是年号。

师爷宋公叫两衙役去撵,拿石子去砸,可等衙役们前脚走,后脚那乌鸦又飞来,“呱呱”的叫得真是让人烦得很。

县太爷不在,没人理他。

林书办强忍着伤口的疼痛,将那运河工地民夫造反的事给说了出来。

现在北方大乱,塘报固然没断,上面刊发的动静倒是越来越严峻,各种迹象看起来仿佛这大明朝真的要垮台。

“江兵房叫官兵杀了,”

钱知县脑袋一片空缺,几乎站立不住,半响才开口:“有多少河工造反,府里可曾调兵弹压?”

同时,又请钱知县出面调集城中士绅大户,奉告河工造反一事,让各家动员青壮守城,不出人就出钱,总之不管如何也要把城给守住。黄县丞更提示陆知县得派人往淮安方向刺探,好晓得反贼意向,以便应对。

林书办捂着胸口道:“三天,三天前的事!”

只是,在扬州府所辖诸州县中,这宝应县倒是个劣等县,不归扬州府直辖,而归高邮州管。

.........

“甚么时候的事,如何反了!”

“县尊,那河工造反事出俄然,监河兵胡乱杀人,底子不问我等是何人,我能幸运逃得性命返来报讯已是万难...”

师爷宋公也赶了过来,先是乌鸦,后是刁民,这不是用心叫县尊不清净么!

林书办游移了一下,有些不肯定道:“当时那些造反的河工嚷着去打淮安城,监河兵敌不过他们散了,这会我估摸着府里怕也乱了,弄不好...怕是淮安城都叫河工给占了。”

“死了?”

到时候,万一北边的贼军打过来,他钱知县就得考虑是为大明朝殉节,还是改换门头了。

黄县丞也以为县衙当倔强,使城中士绅百姓同心合力。钱知县一想也是,便以县尊强压那些想要出城避祸的士绅大户,如此才使城中没有呈现大避祸的混乱。

“府里?”

启事在于钱哲有个座师叫温体仁。

史载大唐肃宗年间,宝应县有“八宝”吉祥进京,肃宗大喜,遂改年号为宝应元年,又将那宝应原名安宜改成宝应县名,因循至今。

只是,京中的风云变幻对于近乎被“发配”的钱知县运气毫无影响,他早已被忘记在宝应这个劣等县。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