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戏弄[第1页/共2页]
徐小乐摸了摸下巴:“我才不是张松,我比他帅多了。”
明朝学子将文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付科举测验的八股文,所谓“时文”。另一个就是前人写的散文杂论、诗歌长赋,统称为古文。光是时文写得好,或许在考场上能轻松过关,但只要古文出众,才会被士林承以为“才子”,博得名誉。
铁道人就对赵去尘道:“去尘,真是一字不差?”
梦湘生乌青着脸道:“你也不是我,安晓得我附庸风雅。”
施济卿和铁道人顿时就撑不住笑了起来,赵去尘也笑得前仰后合,胸口差点碰到了桌沿,吓得赶紧坐正。
赵去尘点头赞叹道:“铁兄所言,于我心有戚戚焉!我每次听她弹唱完,好几天耳朵里都只要那弹唱声,不管做甚么事都入不了神,除非再听一次。”
这一段说完,全场沉寂,转而合座喝采,差点连屋顶都被掀掉。
白小玉放了琵琶,起家福了福,退下去歇息。她明天要一小我撑完整场,每唱完一段都要去歇息半晌,不然铁人都撑不住。趁着她歇息的空当,班主就要下台来大声喊着:某某老爷打赏多少。然后鞠躬伸谢。
刚才四人说话,只要梦湘生援引了白居易《琵琶行》里的句子,这可不就跟指名道姓说他“附庸风雅”一样么?
徐小乐晓得赵去尘用心给梦湘生台阶下,也不追击,只是道:“难怪梦湘君喜好白香山的诗句,都是走的浅近粗白的门路,叫人一不谨慎就记着啦。”
徐小乐有些烦了,便道:“幸亏她还要歇息,不然这里不晓得有多少人都要失魂落魄了。”
铁道人用心要逗他,诘问道:“幸亏那里?”
白小玉的确技艺了得。
梦湘生整张脸都扭曲起来了。
这话也不晓得是真有笑点,还是赵去尘赵公子客气,竟然笑了两声。施济卿和铁道人也是面带笑意,只要梦湘生道:“你毕竟是年纪太小,不能体味这类妙处。”
徐小乐呵呵一声,昂开端,语速极快地将刚才那篇《琴赋》反复了一遍。
徐小乐斜眼看了看赵去尘,心道:这可真舍得,朱师兄那样的老大夫出诊一次也就才二十两。我连诊金加谢仪也不会超越二十两。啧啧,她这本领但是比医术还值钱了。
徐小乐听了听,不过就是说瑶琴如何高雅,琴声多么空灵。字词之间倒是很有神韵,可惜也不过就是好文罢了,要想熏陶他的情操还不敷资格。
铁道人用折扇打动手心:“前人还说绕梁三日,余音不断。我想,她这一段弹唱,恐怕要在我耳里绕上十天半个月啦!”
求订阅,求月票~!
梦湘生能坐在这里正申明他也有过人之处,而他的过人之处恰是古文。
梦湘生就挑衅似地望向徐小乐。
徐小乐就道:“这是你前两天心有所感写的么?”
一篇长赋六百余字,徐小乐只听了一边,竟然背得一字不差。
赵去尘满面笑容:“正要拜读高文!”他这么说着,手伸向一旁。小奚奴赶紧取了一副丝绸手套来,谨慎翼翼给他戴上,恐怕碰到公子爷的肌肤。
徐小乐不平气道:“你又不是我,如何晓得我不能体味妙处。不过就是我做不来文章,说不出标致话罢了。要我说,至心有所感的人必定很多,附庸风雅拽前人诗句的,怕也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