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 回忆 (上)[第2页/共7页]
在白洋民主联邦陆军眼里,炮要比枪好的多,能轰掉堡垒火力点的小步兵炮绝对要强于只能压抑步兵的重机枪。别的,白洋民主联邦大量设备了简化版汤姆森冲锋枪和大口径卡宾枪,每班两支冲锋枪,其他都是半主动卡宾枪,不缺主动火力。这仿M1921式“芝加哥打字机”被中国人俗称“冲锋构造枪”、“手提机枪”,连排级军队仿佛真的用不着班用轻机枪,团里的重机枪乃至都显很多余。因以为重机枪这一兵器纯属鸡肋,部分野战军队乃至打消了重机枪连建制。
帮助兵器为6挺“马克沁”7.92毫米重机枪,车体两侧各2挺,车体后部2挺,弹药基数为18000发,由12名乘员来把持这6挺机枪。无妨说,机枪在当时起到首要兵器的感化。因为有“一炮六枪”,其综合火力机能要优于英国的Ⅰ型和Ⅳ型坦克。A7V坦克的全部车体为铆接布局,但是,它只采取浅显钢板,不是装甲钢板,其抗弹性普通。前船面的厚度为30毫米,侧船面的厚度为15毫米,底装甲为6毫米。作为对比,英国的Ⅰ型坦克的装甲厚度只要6~12毫米,也是浅显钢板。看来A7V的防护机能要优于Ⅰ型坦克。A7V坦克的火力较强,防护机能也不错。在战役中,产生过英国的Ⅳ型坦克以3发炮弹射中一辆A7V坦克的事件,但那辆A7V坦克仍能持续战役。
白洋联邦军步兵团级援助火力利用当时风行的简便步兵炮,炮兵随时能够呈现在需求的处所。营级连级也有炮兵火力,这在当时是难能宝贵的。
根据B世纪90版的《白洋民主联邦陆军常备军体例条例》规定,白洋联帮陆军以军团为独立的战役集群,军队根基计谋单位是师级体例。军团根据任务及驻防地区由分歧种类和数量的师级体例构成。
就连当今中国某电视剧主题曲的歌词里也是这么唱的。你有没有想过,那首歌是逗你玩的呢?
LKⅡ坦克的战役全重为8.5吨,乘员3人,装1门57毫米火炮或2挺7.92毫米机枪,动力装配为“戴姆勒一奔驰”型5缸汽油机,最大功率为60马力(44.1千瓦)。坦克的最大速率为16千米/小时,最大路程为65千米。车体为钢板铆接布局,最大装甲厚度为14毫米。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仿造的坦克上还装上了无线电台,成为天下上最早装上无线电台的坦克之一。
马队团,分为甲乙两种,甲种团由6个马队连构成,乙种团由4个马队连构成,视驻地的景象而定。甲种团,全团共有战役兵672名,另有勤杂兵447名,备补兵81名,战马792匹。乙种团占绝大多数,每团战役兵448人,战马528匹。各团均为纯野战打击型马队团,没有重兵器,马队设备有卡宾枪和冲锋枪,可履行窥伺护送任务。
每师官兵约莫两万余人,战时算上配属的帮助军队能到24000人。
此中步兵旅每旅下辖2个团,1个3连18门制57毫米小步兵炮炮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