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大国崛起1857》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二节 柏贵怀旧[第1页/共3页]

“我这里固然小了一些,比不得紫禁城,但春夏秋冬四时常青,草常绿,花常开,也有一番味道不是?”

柏贵的肩舆方才在宫门前停下,就看到了朱敬伦,穿戴一件浅显的旧长袍,柏贵俄然有些眼熟,这不就是当年朱敬伦还没仕进之前穿的吗。

朱敬伦不由感慨。

柏贵又一番感慨,明知宦海上的迎来送往当不得真情,但见朱敬伦怀旧,也不由感到,毕竟对方也是一个天子啊。

到了巡抚衙门他更加感慨,这里的窜改并不算大,衙门的大门都没有换,还是那一扇旧门,只不过换了匾额,上书尚书省三个大字。

“柏贵大人真是老了啊!”

柏贵俄然接话道:“紫禁城合元明清三代之力,才有现在的盛况,大明国度初立,陛下励精图治,不为外物所扰,实乃大明之福。外臣闻,南京的长毛贼匪修建的伪宫殿竟比紫禁城还大,真不知破钞了多少民脂民膏啊!似此伪国焉能不亡!”

柏贵愣了愣,他在广東任职多年,巡抚衙门住的是最多的,当巡抚的时候住这里,当了总督后还住那里,因为总督府当时被英法联军给炸成了废墟。

张柔生的男孩,已经五岁了,起名为凝华。

朱敬伦叹道:“使馆粗陋,大人年龄已高,我到有个好处所,不如就住巡抚衙门吧,也算怀旧了。谈起事情来也便利。”

“尚书令陈大人力行俭仆,旧屋子一概没让拆。家具一应都是旧家具,唯独这玻璃是个奇怪玩意。那年北伐,北亰外务府一些匠民气向大明,随陛下南归。这些玻璃可都是那些工匠烧的,陛下怜他们初来乍道,帮他们造了窑,还买了好些个玻璃镜子装在这窗户上。现在广州城都开端时髦这个了,有钱人也不在窗上贴纸了。”

朱敬伦扶住柏贵的胳膊:“走,进宫在叙吧。”

现在的清朝可不是康熙雍正时候的清朝了,以是柏贵见朱敬伦的时候,是真的想膜拜,从这方面看,清朝此时已经将大明当作划一的国度,起码礼节上是如此。但最首要的是,就跟托时去俄国事为了平准格尔一样,此时清廷有求于大明,他们需求大明的支撑,好让他们灭到亲信大患承平天国,当然用他们的话来讲,恐怕也是安抚。

柏贵随口一说。

但朱敬伦跟他话旧,不跟他谈国事,让家人拜见他以后,就带着他在皇宫里转悠,一点都不给他谈闲事的机遇。

满清在广州也是有领事馆的,设立的时候不长,1876年,也就是两年前,清当局跟英国谈完烟台条约,处理了马嘉理案后,派郭嵩焘去英国报歉,同时开设领事馆,紧接着第二年就别离在大明和巴黎都设置了领事馆,驻大明领事是曾国藩次子曾纪泽,曾国藩两次来信都是通过日子转交的。

可国势如此,谁又能何如,现在看大明君臣如此素简,恐怕这国势还会昌隆好久。

朱敬伦带着柏贵转着,给他看一草一木,很多都是朱敬伦闲暇时候本身亲身种下的,养心静气,很好。

“外臣叩见大明天子陛下!”

朱敬伦体贴道:“垂白叟倦了吧。”

但柏贵晓得本身来这里是干甚么的,没空空怀伤悲,顿时就要下跪叩首。

“快带老夫去安息吧,当真是累了。”

“小孩子太奸刁了!”

朱敬伦一个箭步冲上来,将柏贵扶了起来,瞥见柏贵一头的华发,满脸的斑纹。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