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闲事[第1页/共2页]
因为这个担搁了一些时候,宁熹世子夫人的册封到三日以后才下来,正式册封以后,固然府里仍然称宁熹为三奶奶,但在内里,宁熹已经是端庄的镇国公世子夫人。册封圣旨下达,宁熹要进宫谢恩,原主固然出自国公府,但因为三房在宁家的职位,宁熹还真没有机遇进宫。宋老夫人也晓得这个,但并没有太担忧,毕竟宁熹作为外命妇,进宫谢恩也就是走一圈,拜见皇后和太后,只叮咛宁熹不要多听少说,不沾惹是非便可。
宁熹毕竟是习武之人,人还没有撞上来,宁熹就轻巧的避了开来,那人看都没看宁熹一眼仓猝往前走,连给宁熹带路的小寺人都微微皱眉:“这是哪来的小侍卫,竟这般莽撞!”
宫里产生的事,宁熹也没有坦白,一五一十的对宋老夫人说了,传闻了最后一件事,宋老夫人点点头,道:“熹儿做得对,说不得是哪位公主调皮,若真出了事可就了不得了!至于其他的,熹儿也不消担忧,宫里做事的都是机警的,晓得甚么该说甚么不该说。”
宁熹皱起眉头,凑到青衣耳边低声说了一句话,青衣神采一变,上前低声对小寺人说了一句话。小寺人闻言一愣,细看了前面的小侍卫一回,赶紧向中间招手,向宁熹道:“世子夫人恕罪,主子临时有事要去办,叫小柱子送夫人出去。”
宁熹乖乖地应下来,便由宋老夫人身边的大丫环陪着,坐上了进宫的马车。镇国公是一等公,府邸离皇宫也并不远,路上时候未几,宁熹也不探听宫里的太后和皇后娘娘甚么本性爱好,只略问了问两处宫室的位置和门路。大丫环青衣是宋老夫人身边得力的人,也随宋老夫人去过皇宫,做大丫环的几近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虽不成能体味清楚,但也给宁熹说了几处标记性的修建。
宁熹点点头,小姑子来了天然是要接待了,问过琉璃,确认没怠慢了这位堂妹,宁熹才往院子里走去。现在恰是暮春时候,院子里几株垂柳早已经抽出嫩绿的柳叶,院墙上开着黄绒绒的迎春花,虽不是甚么宝贵的草木,也算清爽标致,四女人宋绾就坐在院子里,捧着茶看墙头的迎春花。
就如宁熹所想,面见太后和皇后,都就是安循分分的见一回礼,两位后宫的女主子说些客气的场面话,赏些东西,便放她归去了。宁熹将近走出宫门,才吐了一口气,一个身着侍卫衣裳的人仓促从前面走来,青衣吓了一跳,赶紧向宁熹道:“三奶奶谨慎!”
宁熹点点头,并没有多问,那小寺人便明白宁熹的意义了,叮嘱了临时找来的小寺人一回,才仓猝跑去处事去了。
这便是勋贵与宗室的分歧,福王身份难堪,世子娶媳妇还要过皇家的意义,但勋贵家中都是媳妇进门了,再由当家的上书请封。以是这桩婚事固然出了一些不测,但几家达成了共鸣以后,将世子夫人的名字改成宁熹便可。
宋绾才十三岁,笑起来另有一对酒窝,看上去格外讨喜,听宁熹如许说,宋绾赶紧摆手,道:“我晓得三嫂进宫去了,是五郎阿谁泼猴缠着我,我受不住才到三嫂这里多清净来了,三嫂不嫌我烦才是。”
宁熹内心叹了口气,她并不是喜好管闲事的,可皇宫收支的外命妇本来就未几,如果那位真的出了甚么事,往先人家提起这件事,多数要说:就是镇国公世子夫人进宫那一日。多么好的标记性事件啊!如果宋家再有那么一两个仇家,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可就在皇家面前挂了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