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崔府嫡女[第1页/共2页]
侍竹、侍墨倒也不敢偷懒,失职地守在床边。崔璟萱受宠,王氏心疼女儿,便在萱阁设了小厨房,随时满足女儿的口腹需求。便又喊了几个小丫头去守着药,再命厨房备点滋补又味道平淡的粥,等女人醒了今后喝。
现任安国公,名崔元浩,兼任兵部尚书。娶妻王氏,系清流勋贵之首王氏二房之嫡次女、王太傅之幺女。嫡姐嫁于当明天子最宠嬖的胞弟齐王,系齐王妃,嫡子封齐王世子。长房堂姐、王丞相之嫡长女乃楚国皇后,育有两个嫡子,宗子封太子。
萱阁温馨下来,床上躺着的崔璟萱感觉头昏昏沉沉,刚才恍恍忽惚闻声有人说话,但她吃力去听,却甚么也听不清,只记得有双清冷的手贴在她的额头,然后她毫无知觉地被喂下苦苦的液体。
王氏坐在萱阁阁房的雕花跋步大床边上,鬓上的钗环都有些倾斜了,秀眉轻蹙着,一手抚摩着女儿的额头,一手捏着本身的帕子,满眼哀伤和焦灼地看着女儿红的过分的脸颊、紧蹙的眉头和干裂的唇瓣。
等着药煎好端上来,王氏亲身试了试温度,当真地一勺一勺喂下,又擦洁净嘴角,扶着璟萱睡下,细心地捏好被角,在一旁守了好久,直被丫头和安姨娘劝地归去歇息,才起家回房,临走前还不放心肠又提点警示了满院的丫环仆妇。
升平巷,说是巷,却几近占了大半个城。厚重的青石砖地,平整宽广的车马道,雕梁画栋的精美府邸。这里,朱门环抱,牌匾各处。放眼望去,琉璃瓦、九重阁,仰首便能窥见严肃厉穆,壮阔斑斓的宫城。到处流露着贵族的高傲与自矜。
王氏闻言侧了侧身子,捻起帕子沾了沾眼角,感喟道“我也愿是如许……”
安国公这爵位,世袭多代了。最早的安国公是跟着大楚鼻祖天子交战建国的大将,立了很多功绩,也曾经对鼻祖天子有救驾之恩,是建国功臣之一。鼻祖天子是个重交谊的人,气度开阔,腹有策画,并未对昔日旧人们贬压殛毙。
“霜儿,去看看,蜜斯的药煎好了没!”便有一个穿戴粉色香绉裙,身材高挑的丫环领命仓促去了。
而现在,升平巷安国公府,深深天井里嫡长女崔璟萱所居住的萱阁,却满盈着压抑深沉的气味。
恰是江南巡抚嫡女姨娘安氏。入府八年,一向恪守本分,即便受宠也一向尊敬主母,从未有过僭越争宠的行动,很得王氏看重,育有庶女崔依依,崔府三蜜斯,本年三岁,庶子崔谨,崔府三少爷,本年五岁。
何况,崔氏鼻祖也能看清局势,安守本分,涓滴不敢居功自大,恃宠而骄,反而自发地上交兵权,阔别权力斗争,果断保护鼻祖天子,终究获得了天子的信赖,被分封为安国公,享世代特权。
前个,国公爷爱女,崔家七岁的大蜜斯因贪玩受凉,传染了风寒,本看过了太医,又开了药服下病情已经好转很多,竟又俄然几次起来,发了高烧,看着竟非常严峻。
向来安闲淡定、文雅高贵的国公夫人也失了昔日安闲,接连惩罚了萱阁内照顾不周的下人,连大蜜斯身边的大丫头侍竹、侍墨也没能幸免。吓得一干丫环仆妇低敛了眉眼,摒着气味,战战兢兢地服侍在一旁。
安国公厥后便放心教养子孙,这一脉多了很多有才调之人。有了后继之人,这公府便昌隆起来,持续数百年,安国公府确成了大楚的老牌贵族,确是位高且权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