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刺明1637》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张献忠[第3页/共9页]

这件事对朝廷震惊很大,崇祯帝得知动静后,当即穿上丧服,跑到太庙,跪在祖宗的牌位之下放声大哭;并命令朝廷官员素衣素食办理公事,表示记念。崇祯帝撤了兵部尚书的职,砍了凤阳巡抚和巡按御史的头,又把早已撤职闲住的五省督师拉出来定了极刑。固然如此峻厉,官军仍然挡不住张献忠军队的纵横驰骋和打击。

作为东路军前锋的张献忠军队,在大雾满盈的凌晨包抄了凤阳城。不到半天工夫,就全歼了保卫凤阳的两万官军,击毙守将朱国正等人,俘获了凤阳知府颜容暄,并当着百姓的面,历数他的罪过后,处以极刑。张献忠把胜利品和府库里的粮食,分给本地的费事农夫,又叫农夫和四乡百姓,砍光皇陵的几十万株松柏,还裁撤了四周的修建物和朱元璋削发的龙兴寺(别名皇觉寺),然后放火烧了天子的祖坟。

接着,张献忠挥师出川,一日夜急行军,兵锋直指鄂中。当义兵达到当阳时,驻守的官军还在睡meng当中。张献忠还作了一首歌谣嘲笑官军:“前有邵巡抚(邵捷),常来团转舞;后有廖参军(廖财主),不战随我行。好个杨阁部(杨嗣昌),离我三天路!”

崇祯七年(4),张献忠入川,攻陷夔州(今 qì奉节),进围承平, qì女总兵秦良玉提兵赶至,献忠慑于秦良玉及其部下威名,苍惶逃脱,秦良玉率军追击,与恰好回川的儿子马祥麟前后夹攻,打败张献忠,使之退走湖广。

明崇祯三年(年),张献忠主动呼应王嘉胤的反明号令在米脂叛逆,自号大王,一作西营大王。次年,插手王自用联军,为三十六营之一。他英勇善战,很快成为三十六营的首要首级并以能谋善战的大王着名。王嘉胤身后,与李自成等归附高迎祥,高迎祥称闯王,张献忠、李自成号闯将,崇祯年(年)参与荥阳之会,议决进取,献忠与高迎祥等共攻略东方。不久张献忠与李自成因小故开端分裂,张献忠率部攻长江流域,李自成攻黄河道域。

崇祯十七年(44)正月,张献忠率部向四川进发。义兵霸占夔州,“至万县,水涨,留屯三月”。接着,连克梁山、忠州和涪州,击败总兵曹英,破佛图关,明朝四川总兵秦良玉率兵来战,亦被义兵击败。义兵霸占泸州后,于六月二十rì占据川北重镇 qì。从汉中逃来的瑞王朱常浩、巡抚陈士奇、兵备副使陈纁、知府王行俭等一批明朝宗室和官僚,被义兵俘获并正法。七月初四rì,张献忠命刘廷举守 qì。他亲身率义兵,分三路向四川首府成都挺进。沿路州县“望风崩溃,烽火数百里不断,成都大震”。四川巡抚龙文光由顺庆驰援成都,又调总兵刘镇藩及四周土兵守城。一时“成都援兵四集,献忠使其众伪为援兵,混入城中,龙文光不能辨”。月初七rì,义兵从四周同时攻城,里应外合,三rì城破。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