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2 章[第1页/共4页]
这十年间,他率军三出江南,灭西蜀、南凉等北人政权,连续光复了包含兖州在内的大半河南之地,将胡人驱至河北。
宫室当中,只她姐妹二人。
虽是在安慰高雍容,但语气却带着犹疑。恐怕就连她本身,也是心存疑虑。
***
她早不再是多年前阿谁被父母疼在掌心、不谙世事的少女了。
不但如此,他还亲身寻到了当时藏在密室当中的高洛神,派亲兵护送她到了安然的处所,直到兵变结束以后,送她回了建康。
“阿弥,阿姐求你了,你就当是在助我一臂之力,承诺了吧!”
“甚么?阿姐你已经对他说了?你怎不先奉告于我?”
能像她一样,当年嫁得一个门当户对又情投意合的快意郎君,本就罕见——想来也是是以,招致上天见妒。新婚不过一年,陆氏落空了家属引觉得傲的一个杰出后辈,她也落空了丈夫,寡居至今。
“姨母如果不肯救我,登儿便不起来了!”
“阿姐……我便是嫁了他,又能为你做甚么?”
“大虞现在虽偏安江左,但萧氏鼎祚,却已持续两百年之久。两百年来,多少人觊觎皇位,诡计取而代之。任他是宗室贵胄,或门阀士族,你可曾见到,有谁成事过?皇室血脉,上承于天,高贵又岂容平凡人淆乱!”
***
“阿姐,你胜似我的亲姐。我至今记得,八岁那年,你为救我,几乎丧命。”
神州陆沉、大虞皇室南渡之时,李氏祖上不肯随流南渡,举家迁回了本籍地点的淮北盱眙。
高雍容双目垂垂泛红,泪光点点。
召高洛神入宫的,是当朝太后高雍容,高洛神的堂姐。
许氏、陆氏、朱氏,这些曾接踵执南朝盟主,被时人瞻仰的昔日门阀,元气大伤,日渐式微。
“阿姐,你快起来!你这是在做甚么?”
高雍容嘲笑一声。
李穆祖上,便如此一边以一己之力,佑着一方安宁,一边盼着王师北上,光复中原。
幼帝语带稚音,双手紧紧攀住她的衣角,睁大眼睛,抬头望着她,双眸一眨不眨。
高雍容浅笑。
他十三岁便当兵,从一个最后级的伍长,逐步晋升,最后成为了应天军的核心人物。
言及此,高雍容挺直了肩背,目光当中,模糊透出傲色。
当年,萧珣继位为帝,高雍容升为太后,大虞终究得以规复了稳定。
“阿弥,以你才貌,加我高氏之望,男人暗中倾慕于你,又有何奇特?他未娶妻,亦不好色。畴前有人送他美人美童,他皆推让不受。这便罢了,这些年间,他权势逼人,自不乏有士族愿抛开流派,主动提出和他联婚,他却一概以北伐不竟,偶然立室的来由给拒了。但前两日,我派人见他,向他透了成心将你嫁他的动静,以此密查他的口风,他却应了。”
“阿姐,这太俄然了。你怎会有此动机?你也晓得的,陆郎去后,我便偶然再嫁。何况我和大司马素昧平生。他若真存篡位移鼎之心,我便是嫁他,他又岂会因我一妇人而消了动机?”
高洛神再次大吃了一惊。
这些年来,向她求婚的人络绎不断,高家之人,却从不逼迫于她。
“阿姐,你必是曲解了。我和大司马素昧平生,宣城之前,连面都未曾见过,回建康后,也再无来往,他又怎会对我故意?何况我记得清清楚楚,当日解了宣城之困,他寻到我时,不过只交代了几句,涓滴无越礼之处,不但话未多说一句,他乃至也未多看我一眼,又何来的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