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痴佳蕙题诗弄巧成拙憨熊猫救场甘背黑锅〔上〕[第2页/共3页]
却说那丢帕子的佳蕙,随牡丹回转金府,寻了个空,去见丁成,行那穿针引线之事。一掏袖拢,不由惊出一身盗汗,恍恍忽惚回到配房,倒是如何也想不起在哪儿弄丢了锦帕。心底一个劲儿地求祷各路神佛:莫被人拾了去,惹出祸端才好……
元翠绡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畴昔,一片红红翠翠,开得热烈非常,却辨不出种类,便问:“这儿的山茶,我只能分清单瓣,或是重瓣,不知金姐姐说的’越丹’是哪些?”
秋霜闻讯而至,接过帕子,抖开一瞧,白净的双颊腾地出现两朵红晕,草草折就,塞进袖拢道:“这手绢绣工倒好。”
那晌,佳蕙刚夹带好帕子,还未及递送出去,自家小娘子已得了聘请,要往郡王府去,仓猝奉侍她换衣梳洗,整饬出门,只得将那当红娘的心机,临时搁置一边了。
春柳上前,福一福身道:“春柳见过金家小娘子。”
元翠绡与金牡丹坐在秋千架上,一边说着闲话,一边看夏蝉她们几个掐花。
佳蕙六岁被家人卖入金府,与牡丹作伴,从小一齐长大,名为主仆,实则亲似姐妹。对于自家女郎,小丫头除了忠心,又兼几份痴性。在其内心,早将与牡丹青梅竹马的丁二,视同姑爷普通。本是天造地设的良缘,孰料眼下竟横生枝节,岂不令人扼腕。
元翠绡点头称是。
元翠绡转头唤过春柳,“来来来,快见一见我新拜的针线师父。”
“嗯。”冬雪回声走畴昔,快速脚下踩到一件薄软的物事,“噫”了一声,哈腰拾起,倒是一方织斑斓花的手帕,上面还题着字,她识字未几,并不全认得,忙招手唤道,“秋霜姐,你快过来,看一看这是甚么?”
秋霜择了数朵“玉茗茶”,直起家子,四下看了看道:“冬雪,你中间那丛‘越丹’开得甚好,择上几朵罢。”
金牡丹略显害臊道:“别听你们小娘子胡说,我只会绣几个花腔子,哪当得上甚么师父了。”
金牡丹松了口气道:“丁二哥未曾去过岭南呢,mm只怕是认错人了。不过看起来,你俩倒是有些同命相怜,他在不久之前,也生过一场沉痾,忘怀很多事情。”
金牡丹手势纤纤,指着火线一簇盛开的红茶笑言:“那边几株‘越丹’色彩真好,艳而不俗,媚而不妖。”
秋霜略作沉吟道:“你莫要再说出去,我自有体例应对。”
金牡丹忙道:“mm故意了。”
冬雪拍了拍额头,大声道:“啊!我晓得了!”
元翠绡答道:“也没甚么事儿。后花圃里的秋山茶开得甚好,上归去太守府衙,见到姐姐屋里的花瓶插着一些,猜想姐姐爱好此花,便邀你同来抚玩一番了。”
可人间之事,常常便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这帕子好巧不巧地竟落入襄阳王手中。赵爵端坐案前,听完秋霜细述,将腰际吊挂的香囊取下,与锦帕放在一块儿比对,观其绣工,委实差了不止是一点半点,猜想定非一人所为。心头不由哂笑:好一个“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本王故意与你们保媒,个个只是拿乔,私底下,却行此含混之事。思念至此,唤过陪侍叮咛道:“明日晚间,本王要在后殿设席,接待巡按与太守大人。速拿名帖,前去府衙请人罢。记得知会管事,席上筹办几支歌舞扫兴。”陪侍领命而去,赵爵弹了弹帕子,面上掠过一丝对劲的神采:金辉老匹夫,既然你的女儿,作出如许感冒败俗的丑事,本王倒是猎奇,你这个当爹的会如何措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