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穿越之七侠五义》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20章 月夕放灯郎心相忘临观潮失意难平〔上〕[第1页/共3页]

夏蝉指一指河对岸道:“就在桥上,往那边去了。”

沈仲元昂首望向天涯明月:“三座桥便是三活路。桥渡人,月渡迷津。一渡宿世;二渡此生;三渡来世。”

元翠绡又猎奇道:“过三座桥,是为何意?”

“小娘子,你跑甚么啊!”夏蝉大口喘着气,一把拉住她的手道。

“好美啊!”元翠绡由衷赞叹,转向夏蝉道,“等我们吃过了,也去买盏灯放一放。”

穿过浣花街,元翠绡蓦地发觉人潮均是往一个方向去,非常不解道:“夫子,因何大师皆是向东而行?”

“噢。”夏蝉回过劲来道,“我方才仿佛看到金家小娘子了。”

闻得这个声音,元翠绡身形生硬,大脑亦是一片空缺,随即执灯的手,按捺不住地颤抖起来。

沈仲元答道:“去汉江观潮,多是沿此路东行。”

那后生上前一步,扫了面色惨白的元翠绡一眼,语气安静道:“我并不识得这位小娘子。”

三人由西门而出,现在的浣花街火树银花,彩灯高悬,行人商贩,接踵摩肩,较之数日前的白日,更加热烈喧哗。

元翠绡恍然道:“本来如此。”

沈仲元、夏蝉俱是见鬼似地瞧着她,仿若在说:你脸皮还能再厚点不?二人互换个眼色,夏蝉先道:“哎呀小娘子,中秋节该吃月团啊。婢子晓得前面有家郑记的月团好吃,我们还是上那儿去罢。”

元翠绡恋恋不舍地搁下水灯,可惜着道:“我就瞧这一盏新奇些。”

“小娘子有所不知,”沈仲元释疑道,“京西一带过中秋有个风俗,称做‘踏月放灯走三桥’。其间向东,刚好便会颠末粉青河上的三座石桥。”

“你不早……”元翠绡一个“说”字还未出口,突然发明人群当中有位年青男人,武生巾旁也簪了一只粉色绒线胡蝶,观其侧影,竟是像极一人。她心头一凛,提起裙裾,便朝桥上跑去,全然不顾身后夏蝉的焦心呼喊。

元翠绡乐呵呵挥手:“走!快走!”

丁兆蕙唇角略勾,点头道:“也好。”

“喔。”元翠绡语气出乎料想地安静,“无妨。我们过桥去看一看水灯罢。”

夏蝉却不该声,只愣愣地盯着桥上入迷。

“呃。”元翠绡哪美意义白拿,指着花束对身后的沈仲元与夏蝉道,“你们也来挑几支。”

“牡丹?!”元翠绡欣喜地问,“在哪儿呢?”

货郎始觉闹了乌龙,为莫非:“这位公子,你们……你们不是一起的?”

沈仲元面上微微一红,轻咳一声道:“随你。”

元翠绡更加迷惑:“汉水穿城而过,西边就走不得么?”

货郎笑咪咪答道:“与小娘子同业的那位公子已付过了。”

元翠绡摆手:“不必了,小哥。”

沈仲元笑着摇了点头:“你们在这儿稍等,我且去前面问上一问。”

后生目光落于水灯之上,伸手道:“小娘子,鄙人的灯。”

“喟!”元翠绡用胳膊杠了杠她道,“看甚么呢?”

货郎指一指她的发髻,笃定道:“旁人都是簪花,唯有那位公子簪着与小娘子头上一模一样的绒线胡蝶,莫非你们还不是一起的么?”

元翠绡东瞧西望道:“夫子,你们说的郑记倒是在哪儿?为何走到现在还未曾见着?”

虽逢异类,卖花郎却不肯打退堂鼓,还是锲而不舍道:“我说姐姐呀,你生得这般美,即便本身不爱簪花,旁人也爱看你簪花啊。大过节的,为甚么就不能插上一支,让别人赏心好看一下呢?”说着,笑看一侧的沈仲元道,“大哥哥,你说是不是这个事理?”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