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荀灌娘[第1页/共3页]
道姑立即面带不豫,指责道:“灵芸,你家中惨遭横祸,为师明白你的表情,然你即已嫁人,又怎能抛家弃夫?你愿呆在门中为师自是欢乐,可你那夫郎又该如何?莫非就忍心弃之不顾?”
接着又面sè一缓:“提起你夫郎,为师倒想起件事,三rì前替他讨封的使者已来到建康,不过还未有机遇晤见主上,灵芸你说说看,给你夫郎封个甚么官好?”
“呃?”张灵芸一时语塞,说实话,她还真没往这一方面想过,可细细一想,却也有几分事理。
听到声响传来,道姑昂首看去,顿时面现不敢置信之sè,又惊又喜的问道:“灵芸,是你吗?你如何返来了?”
张灵芸摇点头道:“此非弟子之功,若非有云郎互助,弟子恐毕生再难有寸进。”接着,又把云峰的出身来源说给了她徒弟听,并问道:“师尊可曾传闻过形意门?”
“恩~!”庚文君应了声,与张灵芸双双施了一礼,便向外走去。
道姑叹道:“哎~!为师十四年前技艺初成游历天下,听闻你祖张轨吏治腐败,治下百姓安居乐业,因而前去凉州一探究竟,却偶尔间见你根骨清奇,资质上佳,便动了收徒之念,也是以与你父结下一面之交。你父辞吐不俗,宅心仁厚,言语间常常透暴露悲悯百姓之意,令为师甚为佩服,观其在朝以来所做所为,也确切言行如一,乃凉州之福也。未曾料仓促一别已有一十四载,故交却已横遭萧墙之祸,实令人扼腕感喟。”
张灵芸沉吟道:“除了西平公,其他但凭主上作主。”
张灵芸赶紧上前,跪伏在道姑身前,见礼道:“弟子拜见师尊,师尊可曾安好?”
道姑扶起张灵芸,边打量着她,边连连点头道:“好,好,为师统统都好,倒是灵芸你这些年过的如何?”
唏嘘了一阵子,道姑持续问道:“灵芸你此后有何筹算?”
张灵芸深深一躬道:“弟子替云郎谢过师尊。”
“师尊~!”被这么一问,一股酸意敏捷涌上心头,张灵芸再也忍不住的扑入了更像姐姐般的道姑怀里,放声抽泣起来,并断断续续的提及了近几年来的经历以及她张家所遭遭到的变故。
“嗤~!”道姑轻笑道:“你师祖还是老模样,一百多岁的人了,却像个小孩一样,为老不尊。不过近几年和葛洪这杂毛搅和在了一起,整rì里都在研讨铅汞之术,就想着长生不老呢。”正说着,却俄然想到了甚么似的,自言自语道:“不对!灵芸,按说你夫郎即有如此本领,且那形意门又高深莫测,如何能够出身于奴婢?此事定有蹊跷!”
“哦?”道姑一喜,细心察看起了张灵芸的气血窜改,半晌以后,欣喜道:“灵芸你姿质上佳,为师当年公然未曾看错。”
钟山主峰的半山腰有一处竹制院落,竹篱笆、竹屋、包含花圃的小小护栏都是以竹子制成,院落四周也栽满了成片的翠竹,山间吹来的阵阵轻风如同一只小手在悄悄的拂弄着它们,使得竹林不由得收回了哗啦哗啦的动听脆响。
张灵芸拭了拭眼角,哀告道:“弟子愿陪侍师尊身侧,还请师尊恩准。”
道姑明白张灵芸的心机,点了点头,深思道:“此人年纪悄悄,先封个候罢,明儿为师给元规传个话,让他去和主上说说,拟道敕书,封你夫郎为南郑候,平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凉州牧,都督凉、秦、雍、粱四州诸军事,灵芸可感觉安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