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十六章 贾环[第1页/共4页]
太上皇道:“虽是规格之作,却也看得出是个剔透知事的。”又道:“《杏帘在望》这首做的最好,虽有些繁华气,立意却好,风格可贵。”
元春一看就知皇后定是在本身身边安插了钉子,这众姊妹题咏,因着闺名不好别传,本身并未命探春标注。皇后却能独独跳出薛宝钗这张,定是早就晓得的。本身身边识字的女官未几,归去细心查查就晓得了。皇后不是这么没有耐烦的人,现在为何宁肯透露一个本身还没有发明的钉子,也要用心转移太后对林黛玉的重视呢?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芳香。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蘅芷清芬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宝玉道:“你还晓得论语!还晓得君子晓得!这么长时候来,我整日教你诗书,教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教你六艺,给你最好的绸缎,最好的茶品,教你为人做事,你可曾记在内心半分!”
宝玉道:“你现在也大了,该端庄读书了,不是我不教你,是教不了你了。”
宝玉进门先不问好,只那眼睛看着宝钗和瑛儿。目光流转,凤眼半弯,看得民气惊。宝钗终归是闺中豪杰,呆了半晌就笑道:“宝兄弟来了,快来屋里坐,瑛儿上茶去。”
“《论语・宪问》”
元春的事撂开临时不提,再说荣国府这边。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皇太后赞道:“我想起来了,你姑妈闺名有个‘敏’字,也是个灵秀的可儿儿,是嫁与姑苏林家的。留下的孩子现在看来,虽自幼丧母,脾气倒是可贵的。”
元春回道:“是阿姨家的女儿,父亲早逝,虽母亲哥哥来京投奔亲戚的,因着臣妾娘舅外放出京,现在暂借住在府里。”
第十六章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听了这话,太后也凑过来瞧了瞧,道:“如何天底下剔透水灵的可儿儿都到你们家去了,贾夫人就是会□人!几十年了,还是这个样儿。”
本来的莺儿因着金玉良缘之事被打发了,这个叫瑛儿的,是宝钗新的大丫环。只是不知宝钗是个甚么心机,起了这么个名字。
谁谓水池曲,谢家幽梦长。
彼时方才探亲结束,世人都要歇息几日。学房中放年学,闺阁中忌针,却都是闲时。贾环也过来顽,正遇见宝钗,香菱,瑛儿三个赶围棋作耍,贾环见了也要顽。宝钗平日里待他好似与宝玉一样的,并没他意。今儿听他要顽,让他上来坐了一处。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借得山川秀,添来风景新。
作者有话要说:求留言求保藏~~~
怡红快绿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皇后陪笑道:“父皇不知,这荣国府的贾老太君但是个有见地的,他们家的女孩儿都是在贾老太君的膝下教养的。这贾妃擅琴,二女人擅棋,三女人擅书,四女人擅画,各有千秋,都是极好的。”
宝玉另三首诗
乱世无饥馁,何必耕织忙。
太后听了也未几问,就听太上皇问道:“这几首是哪个作的?”
贾环道:“出自《论语・里仁》”
“士而怀居,不敷觉得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