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船行渔歌》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46章 股份[第1页/共4页]

1990年的鱼龙会这一天,「大发造纸厂」正式开业。

柳大发接过江一龙的烟扫了一眼,放在中间,朝罗文浩招了招手,罗文浩从随身包里取出一个烟盒,柳大发接过烟盒,给江一龙发了一根,笑着说:“兄弟,抽我的。”

柳大发笑了笑,“没甚么事,只是想和老弟叙话旧,看看兄弟过的如何样?”

他又在群力村就近找了十来个工人。为了能早日完工,他花高价从本来的造纸厂借调来了几个谙练工,没日没夜地给新招的工人培训。

江一龙笑着说:“哪谈得上挣钱,就是糊口罢了。”

柳大发援助了5000块钱,聘请本年的鱼龙会在他的厂子眼进步行。他是各州里重点招商引资的工具,很快就获得了各方的同意。

至于有没有人被骗,江一龙就不晓得了。

他们身后,宽广高大的厂房大门上高出了一座钢铁拱桥。拱桥上“大发造纸厂”几个鎏金大字在阳光的晖映下熠熠生辉。

肖红兵笑了笑,说:“这个他截不了,你们等一下,我喊我堂客陪你们一起去。”

他已经感遭到本身和柳大发是两个分歧看法的人了。

二人现在不是渔业厂的事情主力,但有空的时候还是会到厂里来帮帮手。

早晨,江大龙和江甲龙捕鱼返来,江一龙把柳大发的到访给二人说了说。

江家兄弟一听,眼睛一亮。湖对岸是另一个县市,说来间隔也远,但是他们荡舟就能到,不消别的请车运送,在目前看来,是最好的处理体例了。

这让他想起了一小我,毛纺厂的彭主任。

造纸厂的原质料首要就是木料、稻草、芦苇杆子、高粱秆子、甘蔗渣等等。洞庭湖区是鱼米之乡,不产高粱、甘蔗,多的是稻草和造船剩下的废木料、锯木屑和刨花等。

“那里那里,比不得大发兄发了大财。”江一龙说着客气的场面话。

柳大发哈哈大笑,“当时候不懂事,如果岸上有房有户,哪个情愿苦哈哈地捕鱼咯?”

但是一想到二人还未见面就在锯木屑上面有了比武,内心又淡淡的,不晓得甚么滋味。他感觉有些东西还是跟着时候的流逝而淡去了。

江一龙哭笑不得,“别个就是这么随便一讲,你倒还记了五年。”

柳大发猛抽了一口烟,笑着说:“兄弟,你也太节流了,老板嘛,就要有一个老板的模样。挣的钱就是用来花的。你还是如许抠抠搜搜的,和当渔民有么子辨别咯?”

谢翠娥赶紧出来哄。

锯木屑是耗损品,一刻也少不得。如果全数都用谷糠来做熏料,一来是少了一个味,二来谷糠燃烧得太快,耗损量太大,本钱太高。

“十足通”几声大鼓开了头,宏亮的号声响起,一阵阵、一声声,奏响了一曲气势澎湃的军歌。

一辆气度的桑塔纳停在了兴龙渔业厂前,秘书罗文浩率先下了车,恭恭敬敬地翻开了车门,柳大发穿戴洁白的衬衣,挺着个大肚子下了车。

眼下,肖红兵和余小莲亲身带人去他们那边买锯木屑,他们多少会给些面子。

谢翠娥给几人上了茶,笑道:“可贵柳老板登门,夫人没一起来?”

江甲龙对江一龙说:“阿谁狗日的还讲今后发财了,记得你的好。一定他不晓得你在这边开渔业厂啊?我看他就是恩将仇报。”

几年不见,江一龙感觉柳大发像变了一小我。本来乌黑的面孔,精瘦的身材,现在变得白白胖胖,成心挺着的啤酒肚让他看起来官味实足。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