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穿到古代当名士》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43|第 43 章[第2页/共4页]

城外山路崎岖,小车赶着比骑马慢很多,以是宋时半途在客馆歇了一宿,到府城时已是第二天下午,阳光正炽烈。但是到得城外长亭处,他正隔着窗子赏识两边山色,却见一道白衣纱冠的身影骑着马从远而近翩然驰来。

他这一默起论文来,就忙了个昏天公开,顾不得别的了。

而观众席更外侧,却又有很多人有站有坐,谛听那墨客讲课:坐着的几个穿着华贵,姿势却不敷伸展,仿佛有些拘束;站着的大多着短衣,看着像农户或工匠。这些人也都用心听讲,却不敢往前面坐,想来都是好学之人,却自惭身份,不敢跟学子并坐。

宋时预算着时候,一个月后足以建起学舍了,正可趁着五一长假办论坛。

恰好此处就在交椅山脚下不远,便依山势建一座开阔清幽,景色娟秀的黉舍,让士人来到此地有景可玩,有同道共论学问,住得乐而忘返,将武平打形成个名师会聚的测验基地。

“这是我新研讨出来的印刷术,师兄看看这印种印刷技术好不好。”

宋大人想想也是这个事理,便不再管他,只在他走那天带着纪姨娘一道送他出县,看着他乘坐的小车萧洒地往府城而去。

得先到现场考查一下。

他爹叫他带上家人小厮,到后宅挑个丫环贴身奉侍,宋时却挥了挥手,漫不在乎地说:“我在桓家住过那么多年,他院里的家人待我都跟我们家的一样,不消另添人,多生分呢。”

宋时顿时精力奋发,回想着最常用,数据、公式也最多的玻璃技术论文,拿起另一张蜡纸重新刻了起来。

他觉着不错, 又拿了张洁净的新蜡纸, 在纸中间勾描了一个颜体的“宋”字, 然后顺着表面线内侧用钢笔尖一道道精密地排下去,将字掏空。刻这一个字,比刻刚才那一整张字还费工夫, 并且蜡纸刻完以后色彩窜改不大, 得相称细心地盯着纸,颇耗眼力。

宋时赶紧拉开窗纱,递给他一块洁净手巾,叫他擦擦脸,到车里躲躲阳光。固然车里也不风凉,但起码不消暴晒着。桓凌抹了抹汗,却不肯出来,只说:“我身上热,坐进车里连车厢也蒸热了,连你也不舒畅。不如骑马归去,走快些还能迎迎冷风。”

宋时听着荒腔走板的曲调,看着这一片望不到头的翠绿,满足非常,眉梢眼角都含着笑意。过了这连片的良田,将到交椅山下,离着官路不远便有一片整得平平的地盘,正中耸峙着他之前打算好,却完整由桓小师兄代建起的讲坛。

结果不错,大部分处所都是光光润润的油墨,只要少数没刮洁净的处所露着条条白丝。

他又在县里留了几天,请了园林匠来,按着他的情意安插景观,指导匠人修黉舍。这座黉舍终究按着宋县令的意义办成了私学,蒙学、小学、大学同讲,中间建起长长的院墙隔开孺子、儒童、生员三档学舍,年纪越长的住得越背景上,孩子们就住山下陡峭的处所。

那人到车窗前才一拉缰绳,疾停下来,按着窗框说了声:“你来得倒快。”

没有卖东西的、没有住的处所,就只能趁白日来讲一趟学,并且要早来晚走,像上班一样――还是在新建成的郊区办公楼上班,这体验不可。得建起能住人的处所,做起商圈,让外埠来插手讲座的墨客们有处所住、有处所买买买,本地商贩和游人才气朝这儿活动,盘活这个景点。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