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穿到古代当名士》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282|第 282 章[第1页/共3页]

唉,之前周王是亲王,乃至能够是藩王,王府属官还能让他们这些三甲进士充当。今后……大师固然不说,却都默许了他要当太子,能任他身边属官的詹士、少詹士却都要翰林出身。

当年来汉中学习的几位御史、员外郎都得了个脱靴遗爱的报酬,他们这些胼手胝足将汉中建成西北第一繁华大府的人分开时, 百姓更是倾城而出, 带着香帕、生果、土产追了他们二十里。宋时当年为了运石料、化肥修的八车道宽广柏油路都几乎被澎湃的人流堵死。

畴前宋三元是五品的官职,和他们一样,现在也升了两级,和桓凌比肩,他们称呼起来倒便利了。

这是打趣,还是……不会当真要辞吧?褚长史的神采都有些变了,瞪起一双快圆成杏核儿的大眼看向桓凌。

现在他们都将调回都城,翰林院就是个安逸衙门,詹事府少詹事几近是个镀金用的虚职,宋大人还想去官么?

说罢又恋慕地问宋时:“两位大人将来有何筹算?”

周王先前未曾想,这时候想起外头不知暗藏着多少记者、作家,忙收敛了笑容,低调地坐在车里,恐怕本身不谨慎弄出能够占上报纸头条的动静。

这是靠天用饭的农业国降服不了的,唯有产业国才气对抗冗长频发的天灾。

值得光荣的是本日他们府上的仪卫和侍卫都披甲戴盔,把那些扔生果、簪环、巾帕的都拦在外头了。不然叫他们一起扔下来,二位舅兄那肉长的身子如何禁得住?只怕明天全府报纸头条都得是“汉中百姓争送周王离府,桓宋二公误遭环佩掷伤”。

不管他们此时打退虏寇多少回,到了全冰变冷那几十年,草原天寒地冻、粮食减产,北方游牧民族必然要南下扩大。而大郑也会因为干旱、酷寒、蝗灾等题目减产、绝收,百姓入不敷出,流浪失所……

他面前闪现出车驾前线着两排仪卫,手中各举一副粘满花花绿绿绸布条儿的万民伞的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惹得同车的王妃迷惑地看过来。

深埋在地下的矿产和水资本。

他们也不敢比宋三元,只要能在本地留个德政碑,进处所的人物志就行了。

嘶――如何连宋三元如许能下田、能开矿、能兴产业,还能骑马踏遍陕西省的干才,都曾忙累到想去官吗?

两位校长与汉中经济学院师生挥泪道别, 留下很多他们之前清算的条记、题库,与交代好军民政务, 清算好行装的周王府诸人一道出城, 到汉水船埠乘船。

两位长史连跟着周王出京那天都没有本日这般冲动,微微颤抖的脑袋转向桓凌,想听他说一句两人的干系。

别说褚长史吃惊,司马长史也按捺不住心中惶恐,脱口而出:“你们伉俪当真放着大好出息不要,竟要去官?”

宋大人的眼神虽舍不得挪给他们,却也非常朴拙地答道:“早前战事最胶着,我与桓兄每日从半夜忙到天明时,就曾对他说过:待这场战事大胜以后就要去官。”

……那还是“王驾将行,百姓临江相送;太守恩重,万民题伞寄情”好听些。

宋时也笑吟吟地看着他和司马长史,悄悄点头,答了一句毫不似打趣的:“等这场战事结束,我就筹算去官。”

桓大人倒是既收到他的眼风,也没听到他无声的诘责,包涵地对宋时点了点头:“等我们去官了便从近到远,游遍天下。若欢畅了也收几个弟子,带着他们一起游学,不是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