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第 273 章[第1页/共3页]
难怪叫迷彩,公然令人目迷五彩,目炫心乱。
宋老爷是个雷厉流行的人, 当初说要弃考仕进就去选了官;现在说要去官办黉舍,也立即就向下属请辞, 并写了去官文书投到吏部。
他立即叫人把这篇奏章连同之前拣好的一并送入内阁,桓凌这篇必然要搁在最上头。
他们两位竟微微点头,仿佛有些附和似的!
就连最不爱听风骚故事的户尚李阁老都禁不住感慨:“这布料好生难制。错非用情至深,哪会费这么多工夫做出这‘迷彩’的布料。”
他感慨了一声,又感觉本身这般年纪、身份说这话易惹人笑,悄悄地看了首辅、次辅一眼。
桓凌的奏章递上京时,还只是依着浅显军中奏章的门路交驿站通报,京里给宋时下旨时便已当作告急军务,用急递铺八百里加急送到了陕西。彼时宋时正在榆林研讨石油技术,圣旨送到,便不加逗留地写信给府谷、神木等几个当初替他染布的州县官员。
如果要人、要钱的事,一书家书到周王那边就要了,这都到了轰动天听的境地,必然是大事,不成担搁了。
次后几页写有这场战事的实录,以便叙功,最后两页纸上便贴着两片用鱼胶紧紧粘固的布片。那布片倒是一黄一绿,其上深深浅浅点染着附近的色彩,看得内阁三位上了年纪的老学士都有些目炫。
分捡奏章时,竟见着了自家儿媳……啊不,见着了桓招安使的奏章。他在边外招安虏酋,进的奏章必然比别人的存候折子、告状的状书要紧, 宋老爷赶紧把那份折子捡出来,奉给姚大人:“这是使节递来的奏章,大人看看可要提早送到内阁去,以免误事?”
姚大人看着桓凌的名子,也觉着内里写的定是要紧的东西,便道:“边关的事哪有小事,是该立即送往内阁。”
他们靠这体例顺顺铛铛地招安了某部,然后觉着西征雄师或许也有效到这迷彩服的时候。
待布料裁成、东西备好,三位阁老便请旨与王本兵、统管三千营、五虎帐、神机营的魏国公、渝国公等将帅一道在城外试用。
除了染的迷彩,榆林这里见成有炼油剩下的沥青,也不都拉走修路了,先扣下一部分给使团做沥青毡布,盖兵器、炮药用。
三位阁老与李尚书应了喏,立即寻在京匠人,遍试蜡缬、绞缬、夹缬等法,不吝工本染制出了迷彩布料。
桓小师兄信不信倒是无所谓了,自家人不讲虚的那套,这生果都挺新奇的,他在外辛苦,能吃点儿好的才最首要。
如许怪的花色是如何染出来的?这花色的布料在草原上真能藏得住人?若这类迷彩布真能与草色融而为一,便可叫人在炮管外裹一层布料,人也换上这迷彩色的衣裳,悄无声气地逼近达虏老营……
过未几久,便有内侍从宫中出来,特特地将那道拆子发还内阁,说道:“圣上有旨,命兵部立即制出这等布料,叫三大营往城外处试演。”
他的小儿子是宋三元不消说, 大儿子也算得上魏王的亲信, 只怕升官就在面前。这做老子的位卑官小, 儿子也不好升迁, 倒不如早早致仕, 免得担搁少年人。
这反应实在出李阁老的不测,他不由又往王本兵那边偷觑了一眼,却见王尚书也一副理所当然之色,全无异色。
吕首辅亲身批了这道奏章,进上御前,又叫人寻兵部王尚书到廊下,一道商讨操演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