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井边血衣[第1页/共2页]
两名兵卒架着晕迷的古大福站了起来,郎廷玉恨恨地又朝他身上踹了一脚,骂道:“娘的,这小子另有脸哭!”说着他便甩了甩手,面上的神情非常嫌恶。
说出这话,她便意有所指地昂首看了看天。
陈滢提步走进院中,四下张望,但见这院子不大,正当中是一口水井,东厢有两间屋子,后门旁种了棵石榴树,此时天寒,那树上只剩枝丫伸展,并无半点绿色。
裴恕未置可否,脚下却跟着陈滢的法度,来到了后堂。
“我免得。”裴恕分开陈滢远了些,语声降落,停了半晌后,又道:“陈三女人且归去罢。何廷正很细心,他晓得如何搜证物。”
她不由莞尔,晓得裴恕约莫是感觉她管得宽了,幸亏此案已破,证据齐备,她也没甚么好遗憾的,遂不再多言,行了个礼,便干脆利落地带着冯妈妈走了。
陈滢并未觉出任何不当,此时又向门外堆积的人群看了看,低语道:“小侯爷如果有暇,便请再寻两个口齿矫捷的胥吏来,将古大福犯案之事说一说,也免得这些街坊们惶惑不安。”
陈滢深解其意,一面解下幂篱,一面便有些歉然隧道:“劳烦妈妈多担搁些时候,等找出了一应证物,我再把这案子后果结果说清楚了,我便归去。”
裴恕的手势他看明白了,就是让他照着陈滢的叮咛去做的意义。
裴恕正在这狭小的屋子里来回走动着,闻言便不在乎隧道:“与本案无关者大部分皆分开了,李大人之女并非浅显人,我留下了一名女婢戍卫着她,现在她应是与何二女人在一起的。”
言至此节,她不由想起了还留在何家的李惜,便转首去问裴恕:“小侯爷,叨教我那表妹现在那边?”
说这话时,她的视野扫过裴恕的衣袖,踌躇着要不要让他把证据取出来给众街坊瞧瞧,思忖半晌后,到底没开这个口。
裴恕温馨地看着她,不动声色地挥了一动手。
“那木盆里的衣物,怕是才换下来的吧。”她走到加盖的水井边,指着地上的一只大木盆说道,随后便蹲下了身子,闭着眼睛深吸了口气,复又看向裴恕:“有一点血腥气。”
郎廷玉叉手应了一声,一把便扯住古大福的发髻,将他的脸抬了起来。
“何廷正,过来。”他提声唤道,面色有些肃杀。
裴恕负在身后的手紧了紧,上前看去,果见那盆中的净水色彩微暗,有一股淡淡的血腥味道。
直待走出古记葱饼的大门,冯妈妈方才低声嘟囔道:“小侯爷这时候倒晓得多嫌着女人了。”
“哦?”重新到尾都是一脸淡然的裴恕,在此际却暴露了些许讶色,负手看向郎廷玉:“他在哭?”
裴恕眼力极好,一眼便瞧出,在这件短褂的下摆处,有几块很较着的深色印迹,似是血渍。
这话直叫陈滢忍俊不由,笑道:“妈妈也真风趣儿,我多呆一会儿你又不乐意,我早些分开了,妈妈又感觉委曲了我去。”
按理说,有了如此严峻的发明,裴恕理应欢乐才是。可不知为何,他总感觉有点不大痛快,脑海中一再闪现的,是陈滢方才拿铁筷子挑衣服的行动。
这一盆衣裳便是古大福行凶的铁证。
公然,古大福的脸上,挂着两行泪水。
语中虽有个“笑”字,陈滢却感觉,他的神采有点发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