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蓟州古城[第1页/共3页]
他这一告别,朱由检也从速跟着告别,他真是一点也不想再看到这个稀包软蛋了。
孙承宗与驱逐的众官员一一酬酢,却没看到管宁,惊奇地问道:“如何不见监军大人?”
出了蓟辽总督府,镇守寺人涂忠美意聘请孙承宗和朱由检去他那边做客。孙承宗哪有表情,大袖一挥道:“老夫有军务在身,还是殿下去吧!”
孙承宗心中悄悄称奇,心想其他的官员一传闻兵戈,当即躲得远远的,避之不及。更有些高官,天子已经连连下旨派其出任,因为贪恐怕死,宁肯抗旨丢官,也毫不敢上火线。而这位袁崇焕固然官微言轻,且边幅丑恶,却敢主动来边关巡查,单是这份胆气,已是非常可贵。
朱由检惊奇地问道:“茶叶只要茶香,这**从何而来?”
朱由检没法,只得跟着涂忠来到了不远处的镇守寺人府。
孙承宗也颇不觉得然,但他的城府比朱由检深很多,只是不露声色地持续静听。
“而最珍奇的,则是此茶的制作体例。”涂忠奥秘兮兮隧道,“采茶之时,只用年纪在十六岁以下,面貌姣好、未经人事,且必须是身形饱满的布依族少女,于凌晨时分以口唇采摘带露之茶。采下茶叶以后,再将茶叶置于少女的前胸之上,用那两团物事揉搓,靠体温停止初度烘培。如此,则茶中带有**,冲出来以后香气浓烈,滋味清爽,汤色清澈,品格润秀。殿下请看那茶芽,皆是因为颠末少女的几次揉搓,才如此细尖!”
“殿下公然是品茶妙手!”涂忠赞道,“此茶不是普通的毛尖,而是极品口唇贡茶,又称**茶!”
他固然汗青知识窘蹙,但袁崇焕的大名,他还是如雷贯耳。并且他对这位颇具争议的汗青人物的熟谙,还是来自金庸老先生的《碧血剑》。
此人却如数家珍隧道:“古蓟州城墙是以土垒成。自我大明建国以来,对城墙多次翻修,现在已经全数换成了砖石布局,防备才气大为加强。现在,蓟州城墙周长九里又三十步,连女墙高三丈五尺,垛口二千零四十个。东有威远门,南有平津门,西有拱极门。另有角楼四座,更铺三十二所,护城河深六尺,阔五丈。真京东之雄关也!”
孙承宗实在听不下去,又不好劈面驳斥阎鸣泰,只得仓促起家道:“老夫还要安排诸路勤王兵马的食宿,就未几叨扰了!”
孙承宗微微一皱眉,心想这管宁倒挺主动,但愿他不要又给本身添甚么乱子才好!又想这阎鸣泰素有贤名,如何现在竟成了这副恭维阿谀的模样!
孙承宗不满地诘问道:“甚么叫‘偶有犯境亦不敷为患’?若其犯境,阎大人如何应对?”
此时孙承宗正幸亏众官员的簇拥下往这边走来,听此人说完,以赏识的目光看了他一眼,问道:“这位大人贵姓大名,现官居何职?”
世人酬酢着进了城,阎鸣泰先将孙承宗和朱由检引至蓟辽总督府。
袁崇焕慨然道:“回督师大人,卑职在福建时,已颇体贴辽东战事。此次进京述职,正赶上广宁之败,京师之浑家心惶惑,竟有些官员和富户怕京师遭到进犯,计议南逃。崇焕虽驽钝,但食君禄当为君分忧,岂能做那贪恐怕死之辈!后得授兵部主事,故单骑出京巡查边关,惟思为朝廷寻觅破虏良策。不料与殿下和督师大人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