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百倍之利[第2页/共3页]
郑拓海却嘲弄道:“绝收不是更好?那明春米价必定大涨,李公子和你们陕西商帮又可大赚一笔了。”
朱由检本来还抱着一线但愿,感觉既然后金迟早入关,大明江山不保,逃到外洋也不失为一条明路。现在听郑拓海这么一说,外洋的情势比大陆还乱,顿时心头一沉,晓得此路不通。细想一番,竟是无处可去!
郑拓海大笑道:“李公子谈笑了,郑某戋戋一介贩子,怎敢与张居反比拟?实在我本欲将车厢做得更大一些,不过那样可就出不去城门了。”
朱由检忙翻开车窗,一股凛冽的冷风当即裹挟着鹅毛大的雪片,钻进了本来用炭火烘烤得暖融融的车厢,让他激灵灵打了个冷颤。
李自诚却笑道:“郑老板过分客气了。想那本朝太师张文忠公,曾有一顶六十四人抬的大轿,轿内仿佛一个府衙,客堂、书房、寝室、换衣室一应俱全。郑老板这辆车虽比不得文忠公,亦相去不远。”
林佑坤见朱由检露了头,忙对他大声喊叫。但风雪太大,朱由检底子听不清他在喊些甚么,只得一脸无法地点头表示。
在昏黄当中,这货还在回味着昨夜那香艳的一幕,心想这四姐妹既是孪生,莫非身上连一点能辨别的暗号都没有?待病好以后,总要寻个机遇,让她们并排躺在床上,再好好地切磋一番!
李自诚插话道:“从通州到京师这一段运河名为通惠河,本是前元朝郭守敬主持修建,从通州直通内城的积水潭。漕运最盛时,颠末通惠河运抵多数的粮食每年可达二百万石。本朝太祖定都南京,即将元多数烧毁,这通惠河的职位也就一落千丈。固然厥后成祖迁都,又多次重修通惠河,但自嘉靖年间开端,朝廷财力越来越捉襟见肘,对运河的补葺保护也大不如前,导致通惠河日渐淤塞。现在,河水只要三尺多深,只能行些划子或画舫游船,吃水深的货船则不能通行,只能将货色从通州转至陆路,再运进京师。”
郑拓海说得唾星四溅,最后却叹了口气道:“比来这些年,买卖是越来越不好做了。东洋人自从德川家康当了幕府将军,固然比万积年间收敛了很多,却也闭关锁国,断绝海上贸易,做买卖只能偷偷摸摸的,一不留意被查住,就要扣船杀人。南洋一带,红毛人和干丝腊人争夺日渐狠恶,也殃及我们的买卖,这些年航路竟逐步不通了。更可爱的是,福建出了个郑芝龙,亦商亦盗,雄踞东番的魍港,麾下数万人,在东海和海峡横冲直撞,连大明海军都对他束手无策,只能假作不知。论起来,此人还是鄙人的同宗,倒是一点面子也不给,抢起来比外夷还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