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崇祯:重征天下》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重返京师[第1页/共3页]

朱由检晓得他已在和东林党的斗争中旗开得胜,恰是东风对劲之时,哪敢再招惹他,从速双手相搀道:“厂公何必多礼!”还帮着魏忠贤将那一地的奏章挨个捡了起来。

朱由检原觉得城墙必然是四四方方的,见了这类布局,不由得感到奇特,便向林佑坤扣问启事。

要说真正安然的,也就只要天子了。他虽高坐庙堂当中,却能主宰天下百姓的运气;他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将统统的朝臣武将玩弄于掌股当中;他不怒则可,一怒就要人头落地!…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隔着车窗问道:“你可知杨涟有甚么罪名?”

一进城,朱由检就感觉氛围不对。街道之上,一队队浑身披挂、全部武装的兵士,杀气腾腾地不断来回巡查,浅显百姓吓得家家关门闭户。看起来,竟是进入了戒严状况。

正所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谁又能包管,这杨涟和熊廷弼,就必定不是这一类货品呢?

“嘉靖二十九年,鞑靼大酋俺答率精兵数万,先犯大同、蓟镇,而后大破古北口,一举攻到京师城下,是为‘庚戌之变’。当时京师只要一道城墙,若一点被攻破,贼兵突入城内,结果不堪假想。是以朝廷决定在内城以外,再加筑一道城墙,是为外城。即便外城城破,仍可退入内城死守。”

正要迈步进殿,魏忠贤却抱着一大摞奏章,从殿内退了出来。见是朱由检,他忙要见礼,却不谨慎将奏章掉了一地,显得非常狼狈。

正在他目瞪口呆之际,四周的数百名百姓见杨涟要被押走,纷繁从家中冲了出来,锦衣卫也弹压不住。他们纷繁眼含泪水大声疾呼:“杨大报酬官廉洁,家无余财,如许的好官,为甚么要抓走?!”

众百姓听杨涟如此说,更是泪如雨下。杨涟此时也是老泪纵横。众锦衣卫见环境不妙,纷繁掣出兵器,强行遣散百姓,这才将杨涟押上木笼囚车,一起远去了。

魏忠贤倒似吓了一跳,从速将奏章收好,客气了几句,然后道:“万岁爷正等着王爷,主子就不迟误您的时候了!”然后满脸堆笑地告别了。

第二天凌晨,朱由检一行分开通州驿,不到中午,就远远地瞥见了京师那宏伟的外城墙。

在这一刻,朱由检终究对本身之前一向引觉得傲的跑路大计,不由得产生了一丝思疑。

正要颠末那处宅邸门口时,大门猛地一开,先是一队兵士举着明晃晃的刀剑开路,紧接着,一名披头披发的老者戴着沉重的木枷和脚镣,被推推搡搡地拥出门来。朱由检定睛一看,恰是那前些日在乾清门前,跪奏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的杨涟!

朱由检心中赞叹不已,想不到作为大明帝国都城的北都城,竟然也是一个半拉子工程!

朱由检看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心中五味杂陈。想那杨涟,明天还是蟒玉朝天,明天即成阶下之囚,真是伴君如伴虎!即便是现在权倾朝野的魏忠贤,在汗青上待天启驾崩后,不也瞬息之间灰飞烟灭么?

“但一方面跟着京师人丁逐步增加,城内可用之地日渐减少,很有捉襟见肘之感;另一方面,瓦剌、鞑靼频频犯境,京师离鸿沟不过数百里,瓦剌兵锋锐时,几日以内便可杀到京师。

朱由检当然没法看到,转过身去的魏忠贤,已是满脸惊惧之色,额头上满是细细的盗汗!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