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崇祯十七年秋》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30章 伤时局,愤而无奈[第2页/共3页]

许嫣嫣本在练习昨晚王彦所作的曲子,听到小婢禀报,王公子过来,她立马欢乐的将他迎了出去。

这时李自成固然一败再败,但手中却仍然另有十三万之众,再加上大顺朝本来摆设在襄阳、承天、德安、荆州四府的白旺部七万精锐,合计二十万众。

至此,李自成从崇祯十五年(1642)以来,建立的各级处所政权全数崩溃,大顺军又回到了本来活行动战的状况,其身份也从与大明争天下的大顺官军,再次沦为流贼。

陈子龙听了,也就不在多问。

弘光登基,被东林党人视为自神宗朝以来,党争中最大的失利。

“大樽兄所言在理。”左懋第见王彦满脸忧色,点点头安抚道:“士衡也不必过分忧心,可先言心中之事。”

王彦担忧的并非李自成的雄师,而是紧随顺军追杀而来的清军,不过他担忧也没用,他麾下不过两千人马,底子不成能影响湖广的时势。

东林党人担忧福藩即位,有损他们的好处,尽然不顾他们在神宗朝对峙的“立长不立贤”,改成“立贤不立长”,欲用潞藩反对福王上位。

王彦不在朝中,不知此中肮脏,也不知党争已经生长到如此境地,现在面对左懋第的无法,王彦内心一阵茫然,他赶来南京,恰是但愿能让朝廷为清兵南下,早做应对之策,可现在看来,他来与不来,成果都是一样。

朝局如此废弛,让王彦顿感一阵有力,可他却仍然不断念,“江山社稷,祖宗之基业,朝臣们不在乎,莫非陛下也不在乎吗?”

从左懋第府中走出,他却发明对于现在局势,他没有一点体例去窜改,内心不由得一阵泄气。

弘光帝朱由崧乃是老福王朱常洵之子,当年国本之争,东林党以“立长不立贤”,保护太祖法律之名,与神宗天子争斗十余年,终究逼得神宗天子将敬爱的老福王放到洛阳就藩,而立他不喜好的宗子朱常洛为太子。

左良玉与大顺军比武多次,虽说败多胜少,但此次面对的毕竟是李闯败军,是以世人对他另有些信心。

这时王彦只能将此事前放一边,先说江北之事,“满清豫亲王多铎兵进河南,招降李闯麾下平南伯刘忠,得兵数万,已经兵压徐、泗一线,然史阁部督师江北,却无应对之策,晚生心中焦心,应此想请左大人联络朝臣,上奏陛下,清算江北防务,早下开战之心。”

自从甲申年以来,局势窜改之快,令人吃惊。

东林与天子的冲突几近不成调和,弘光为对抗东林,只得依托马士英,因而党争愈发狠恶。天子与东林势同水火,朝堂不得安宁,导致政务荒废,政令不通,故意办事的官员无不心灰意冷。

对于王彦对史可法的评价,左懋第与陈子龙都没有表示出不快,相反他们也同王彦一样,对史可法存在不小的怨气。

李自成从陕西撤出后,又被阿济格在河南邓州追上,接战得胜,雄师在三月退至湖北襄阳一带。

在东林的影响下,史可法最后还是方向于立潞,但是潞藩毕竟血缘比之福藩差之太远,为了能与福藩相抗,他又将远在广西的桂王拉入皇位的争夺中,并写下“七不建立”,欲完整将福藩踢出对皇位争夺。

听了王彦之言,左懋第不由一阵无法,“唉~士衡有所不知,自吾回朝以来,一日一本,皆言整兵抗清之策,却至今未得正视。”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