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重生之信息帝国》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一二九章 巢湖游[第1页/共3页]

巢湖的面积很大,丰水期的时候,湖区面积可达八百多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几近是十个燕都城区加起来的面积,现在固然是在枯水期,但是湖区的面积仍然也有七百多平方千米。

在姥山的山顶上,有座闻名的文峰塔,别名誉儿塔,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当时传播“姥山尖一尖,庐州出状元”的民谣,庐州知府严尔圭为应证此谣,主建该塔;清光绪四年(1878年),洋务大臣李鸿章续建完工。塔身是条石垒而成,7层8角,共135级,51米;塔内砖雕佛像802尊,有李鸿章、刘铭传等所题石匾25幅;7级古塔凌虚,万波环迎,气势恢宏;登塔凭窗远眺,但见水天一色,惊涛拥雪,远山岚影漂渺,鸥鹜帆竿齐飞,令人逸兴遄飞,心旷神怡。

从风景娟秀的姥山岛弃岛登船后,环岛而游,山随船移,气象万千,又是一番景色。与姥山岛相伴的另有两座礁岛,在碧波之间若隐若现,称作鞋山。

这时候的湖蟹固然不肥,但味道倒是极其鲜美,更别提巢湖的特产银鱼和娟秀白虾了,是以两小我都快吃的差点就忘了分开这里了。

而刚巧的是,李想宿世去过鄱阳、洞庭、太湖、洪泽,乃至连较小的洪湖和梁子湖都去过,可中原排名前十位的淡水湖,唯独这巢湖没有见过。是以在酒桌上老姜同道提出要去巢湖玩一天的时候,李想很痛快的就承诺了。

顺着这声音去寻觅,能够发明20多处奇洞,大的能包容100余人,小的可藏20~30人,洞内钟乳怪石琳琅,非常险妙。

姥山是巢湖中最大的岛屿,距北岸中庙3.5千米,面积0.86平方千米,海拔115米。

但因为明天就要和老孙见面了,是以李想只能压住内心的打动,乖乖的和老姜同道一同返回了庐阳。

(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刮微信公家号“qdread”并加存眷,给《重生之信息帝国》更多支撑!)    老姜同道难堪不难堪,李想可管不了那么多,该做的事情他做了,该说的话他也说了,至于老姜同道如何想,又会去如何做,那就是老姜同道自个儿的事儿了。

李想和老姜同道乘坐的这艘船,跑了差未几两个小时的时候,才来到了姥山岛。李想和老姜下船登岛,双脚终因而踏上了这座名誉极大的小岛。

从庐阳到巢湖,不到一百千米的路程,这个时候固然没有高速公路,但是顺着方才翻修好的省道走,速率也不是很慢。毕竟这年初路上的车还不算多。

相传陷巢州时,焦姥的女儿与焦姥一道告诉乡邻,女儿先焦姥一步驰驱,跑丢了一双鞋子,终又被大水淹没。厥后,鞋子化作鞋山,女儿化作姑山。姑姥相望遥遥无期,万顷波澜诉说着断肠般的母女亲情。

姥山曲岸悬壁,水阔天远,身披松竹,长年青郁,远看三山,近瞧九峰,如青螺浮水,蓬莱界外。郭沫若曾在此盘恒,挥毫写下了“遥看巢湖金浪里,爱她姑姥发如油”的佳句。

不过李想内心早就有了决定,一旦今后不足暇的时候,必然要将大江南北的各处风景名胜走一个遍,也不枉自个儿重活一次!宿世刻苦受累的没偶然候也没有阿谁财力去让自个儿到处旅游,可这辈子自个儿必然要实现上辈子没有实现的目标,不但是中原海内的,就连外洋的闻名景点,咱也得去踩上两脚去!  (我的小说《重生之信息帝国》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奇内容哦,同时另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师!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增加朋友”,搜刮公家号“qdread”并存眷,速率抓紧啦!)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