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第2页/共2页]
“嘟!嘟!嘟!”门固然虚掩着,周晓斌并没有莽撞地闯出来,而是规矩地敲了拍门。
“你们年青人肯来和我这把老骨头交换切磋,我是求之不得啊,我这小我平生最不怕的就是费事,哈哈!”贺家华开朗的笑了几声,又持续说道,“不过我可要提示你了,做学问讲究的是宁缺毋滥,贵在求精。我倒是非常欢迎你来攻读政治经济学,到时候能够过来和我这学期刚带的几个研讨生一起上课。
周晓斌这才进门,客堂里没有人,因而他直接朝书房走去,公然看到贺传授正坐在他那张旧书桌前,戴着一副老花镜,一丝不苟地在看书。
这时,贺家华摘下鼻梁上老花镜,靠在椅子上持续说道:“既然你已经把政治经济学选为了第二专业,我也就在这里给你保举根基必读的西方典范。第一本是《国富论》,这是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的划期间巨著,。这本书自从1776年问世以来源经两百年还是非常值得一读。第二本是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道理》,这本书自从1848年问世以后在十九世纪接下来的五十年中一向被奉为经济学教科书的必读典范。第三本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1890年写的《经济学道理》,该书一向被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最后一本是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这本1948年问世的典范教科书是经济学界的又一本集大成之作。这本书对政治经济学、部分经济学、技术经济学这三个方面都有专门的阐述,并且书中从宏观经济学到微观经济学,从出产到消耗,从经济思惟史到经济轨制的阐发都比前人有很大的创新,非常值得一读。
这本《经济学》和亚当・斯密的那本《国富论》在你的阿谁小书架上都有,至于其他的两本我这里有,到时候也能够借给你看。实在我在六二年出访东欧的社会主义兄弟国度时也买过一本《经济学》俄译本,当时候还是第五版,只可惜在红小兵们抄家中丢失了。才过了短短十几年,现在你手头的这本《经济学》都已经是订正到第十版了。中国群众大学的高鸿业传授也正在翻译这本书,估计不久以后中译本就会出来了。不过我还是但愿你能够去读原版著作,毕竟就是再超卓的翻译家也不成能做到原滋原味!”
“你有这个心就已经不错了,这么些书也必然花了很多钱吧!我们黉舍可得好好感谢你的那几个香港亲戚。等下次他们也来探亲北京时,你把他们叫到黉舍来,到时候我去处校长建议给他们发奖状!”
从贺传授房里告别出来后,周晓斌感觉本身也该好好尽力了,贺传授本年都已经七十八岁的高龄了,还是在讲台上教书育人,还是也课余以外编书,还是不竭的读书接收其别人的优良观点,这对他的震惊还是很大的。
周晓斌对这个小书房倒是一点也不陌生,上个学期他课余时候跟从贺传授的老婆刘教员学习日语就是在这个小书房里。
“出去吧,门没关!”屋子内里传来贺传授那宏亮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