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分钱[第2页/共3页]
到了出版社,蒲、宁二位大哥晓得尚瑞达这个三弟来了江陵,正等在办公室里呢。
还是是罗书林来船埠接,几人都是老朋友了,说话就很随便。
尚文远斜靠在老爸边上,暗自撇嘴:要不是怕了,大爷能折腾出更高的量。
第一版印数2万册,单本本钱,包含菲林、版子、印工、纸张等综合起来,到了2块4,本钱就是48000元。第一次加印,因为量大,并且菲林、版子都是现成的,本钱进一步减缩,单本本钱就只要1块6了,算起来就是800,000元。前后两次印刷,印制本钱就是848,000元。
电池厂也不例外,偌大一个厂子,事情本来就很多,靠近年底,盘库、对账、催款当然就少不了。
再说本钱:
尚瑞达跟发卖科科长一说,要去江陵盘库,催帐,带领就没踌躇,直接具名承诺了。不过,这科长看着尚瑞达非常镇静,仿佛去江陵有啥功德?
图书公司当然不能放弃这个票据啊,多好的鼓吹案例啊。转头就把这个信息到处传播,最后这本浅显的小说,竟然给卖了几十万册。
“那你这么急巴巴的老往江陵赶,是个甚么由头?”
如果不是怕再肇事端,尚文远起码必定,这书铺满天下公事体系的书架、案头底子不成题目。没看宿世有套叫《读点典范》的一套十本的小册子,在一个省的体制内,直接耗损掉1000万册吗?更何况,现在这期间那位白叟家,是个甚么样的存在?
在路上,罗书林就跟尚瑞达说,《货币战役》已经全都城已经卖了40多万册了,新华书店还鄙人订单。不过,现在这发卖的速率,较着不如开端那么生猛,估计第三次加印的量不会太大,实在是这书订价太高了,普通人底子买不起。
尚瑞达现在对图书市场的体味,也算很多,天然明白罗书林说的这个事理。就答复说,到了这个量,根基上就非常不错了,书的定位本来就是高端读者,到了40多万,快50万册了,估计也差未几了。
比如说,宿世北都的有家民营书商,做过一本小说。这书很平常,就是讲一个**杀手,厥后知己发明,成了一个教徒的故事。
这不是尚文远傲娇,而是图书的发行,很多人不体味。除了普通的发行渠道,比如新华书店,包含厥后的民营渠道。实际上,另有一些特别渠道,这些特别渠道发掘出来了,那量也很多,乃至偶然候比普通发卖的量还要大。
就拍胸口跟同事说,全部江陵片区的奖金甚么的收益,他一个子儿都未几要。本身本来卖力的阿谁片区的奖金,同事差多少,本身就补多少。
因为尚瑞达和出版社是签订的小我条约,按稿酬结算,那出版社就要代扣小我所得税,按20%的标准,即该当扣除1,314,278元,再按稿酬的减免政策,可减免394,284元。
尚瑞达因为想着要耐久往江陵跑,就跟发卖科的同事筹议,俩人干脆换个分担地区。
对于丈夫出差,小儿子跟着赶路,晏华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再说,幼儿园嘛,不就是把娃娃放一个处所任他们瞎玩嘛,担搁几天又有啥。
另有天下连续规复,并正在兴建的图书馆,这量还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