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心里难过[第1页/共4页]
天祚七年仲春,天子为忠武将军万彻停止了国丧,谥封卫国公,以国公礼葬其军甲、骨灰于博陵侧。
房里烧着火龙,桌上燃着能够安神的凝神香,床前穿着朴实,边幅浅显的女子,恰是他的生母冯氏。
冯氏冲动起来,她已经有近四年没有见到儿子,他这一返来,她就像有了主心骨一样,糊口也有了意义。
将万彻的骨灰和铠甲背回京的小将,是宣王次子李晖,字成义。
天子抱着万彻的骨灰一步步走上高阶,对着由安乐侯夫人扶着的满身着素的大长公主拜了下去。
获报的陆威亲身迎出一百里地,迎回万彻骸骨,并在军前,将渎职的积善守将、副将等共七人斩首。
超出戈壁的狄戎军像一头饿狼,带着坚固的利爪铁齿,一次次打击着北庭的城墙。他们不晓得从那里弄来的精铁器,乃至另有投石机和火油。设备精美的饿狼成为北庭军民的恶梦,守攻城第五日,北庭军已所剩无几。
他站起家来,走到李晖身前,弯下腰亲手将包裹着白布的陶罐抱在怀里。
听到这里,天子已是泣不成声。
狄戎不过三十万的部众,能战的军人不超越十二万,北有陆威带着的西北军二十万人,只要皇上一声令下,陆大将军便可驱马长驰,将狄戎灭族,何需求圣躬以身犯险?
前锋营的守军在城中各处,搜到了十几个幸存下来的北庭百姓,从他们的嘴里,李晖听到了他这辈子也难忘怀的惨烈战事。
但是不管他如何尽力,都没法冲到内里去。
大长公主府里已经高悬白绫,高低都换了孝服。
只能闻声刀剑砍在骨肉上的声音,让他几欲发疯。
“朕,对不住姑姑。”天子单膝跪地,将陶罐捧在眉前,“姑姑将万彻交给朕,朕却不能保全他,朕有愧!”
太医为他诊治以后,对天子说:“小将军只是过分疲累,身材衰弱。幸亏年纪轻,身子骨又健壮,好好歇上半个月,便又能龙精虎猛了。”
李晖率军赶到之时,最后一批狄戎军还没有撤出来,正被他围住。
这是一次极其放肆的摸索,更是一次赤|裸裸的挑衅。
她一时粗心,竟然穿了这么色采明艳的鞋子,难怪王爷会活力。
“彻儿……”
“不,万彻战至最后一人,为我大齐豪杰。”
这个表弟勇武勇敢,坦白虔诚,他本想着此次换防返来,便要将他留在京中……
离北庭三百里,是积善城。守城的将军说是因天寒地冻生了病,听到部属来报北庭烽火示警求援,他竟然只说了一声:怕是兵士不谨慎走了水误点烽火,这季候,断不成能有敌军攻城,不必理睬。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发兵,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注1:引自《诗经・国风・秦风・无衣》】
满城的房梁,砖石都被拆下来运上城楼,战况极其惨烈。
西北苦寒,时已进仲春,却还是大雪漫地,寸草难觅。谁也不会想到,狄戎军会在此时建议突袭。
李晖说到此处痛哭不止:“末将获得动静,受命带着五千前锋营将士驰援,到达北庭之日,恰是城破之时。”
“再有上奏劝止者,以通敌论!”天子只说了这么一句话,甩袖便分开金殿,留下一群呆若木鸡的大臣们。
不是不能写,而是不想写,太痛苦了。只好如许草草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