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第1页/共3页]
颠末这件事,刘汝康对高展明和李景若的态度已经和畴前不一样了。李景若剿匪、高展明收粮,两件事干的洁净利落,处理了嘉州府悠长以来最大的两件困扰。这么看来,恐怕纨绔后辈不是李景若和高展明,反倒是他本身了。
刘汝康的下巴几乎没掉下来。高展明这是在骂他大嘴巴吗?!的确……的确……的确太体味他了!
刘汝康没好气道:“你到底打的甚么鬼主张。奥秘兮兮的,连我也不能说?”
刘汝康亮出巴掌:“一石白米,五两银子!一石糠米,二两银子!哈哈哈!”
刘汝康目瞪口呆。我不是傻子,可你是傻子啊!高价收粮的官文不是你让放的吗?
高展明耸肩:“太守大民气直口快,如果奉告了你,全天下岂不都晓得了?”
李景若道:“相互相互,高兄也未见比鄙民气慈手软,鄙人就等着看高兄如何大显技艺了。”
高展明道:“太守莫不是替他们心疼吧。那些辏集嘉州的粮商,可不是甚么良善之人,都是冲着攫取巨利发国难财来的,若不然,这粮价也不会过了两个月才降下来。商贾靠本身的辛苦奋作和聪明取利,在我眼里,他们并不比士子农夫卑贱,但是想靠国难发财的商贾,本来已耗费了知己,就因为这些人,贩子才一向被鄙夷。依我看,倒是该叫他们吃些经验了。”
过了几天,让刘汝康大为诧异的事情产生了。
高展明道:“我只说了放官文高价收粮,莫非我说过真的要收?”
一向以来,官府收粮的代价常常都比官方的代价要便宜。商贾们如果手中有充足的货色,卖给老百姓,只能赚些银子,但是卖给官府,却能赚小我情,今后行商时便能获得官府的便当。以是当高展明以一百八十文收买一斤白面的时候,白面的代价在官方立即被炒到了两三百文一斤。不过天价只是临时的,短短一个月畴昔,白面的代价就跌了数倍,官方只卖到八十文一斤,连官府的一半订价都不到。
高展明得知后,夸奖李景若道:“李兄手腕狠厉,鄙人佩服。”
就在高展明想体例减缓灾荒的时候,李景若也没闲着。嘉州一向为流寇盗匪扰乱,百姓民不聊生,难以普通经谋生存。为了打击流寇盗匪,李景若公布号令,百日为限,百日以内捕获盗寇能够抵罪。
这些帮手们各自独立,除了抢老百姓的,也会相互抢对方的,之前就一向比赛征斗。再加上高展明治灾有方,一些本来迫于无法落草为寇的盗匪早已有了回籍的筹算,只是因为有罪在身,怕不得善终,才骑虎难下。李景若的新政无疑恶化了这些流寇盗匪们之间的争斗――只要抓住其他盗匪,本身便能够免罪!
高展明是行过商的,他深深明白物以稀为贵的事理。做贩子的甚么都不怕,就怕货比货,价比价。凡是由朝廷或处所豪绅把持运营的商品,因为没有比价竞价,代价只会一起走高,而官方可自行发卖的货色,物价常常更稳定。嘉州城的粮食之以是被炒到了天价,恰是因为嘉州蝗灾缺粮的原因,统统的存粮被一些豪绅大贾囤积,百姓们为了活命,走投无路,只能接管豪绅大贾开出的任何代价。而他的新令一出,各地商贾运粮入嘉州,粮食不再稀缺,代价天然也就下去了。
刘汝康道:“就算撤了那官文又如何?嘉州府的余粮都不敷给官吏们发俸了,更别提赈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