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3页/共3页]
陶氏则道:“他前头的三个哥哥都还未去外院单过,这如何说得畴昔!”
二夫人道:“虽说年纪小些,不过提早搬到前院的先例也不是没有,也无可厚非。”
实在让俭哥儿搬去外院,赵彦清也踌躇过,俭哥儿到底太年幼,可养在正房不能成事,老夫人则在国公爷过世后一向精力不济,将俭哥儿养到她那儿也说不畴昔,想来想去也唯有去外院。且在脑中闪现怜雁沉寂的身影时,赵彦清感觉,有这么个丫环在,仿佛不必担忧俭哥儿会缺了管束而成纨绔后辈。
二房的人丁挺简朴的,二爷活着时除了两个通房以外便没旁的妾,也未曾有庶子庶女,弘哥儿与舒姐儿皆是二夫人所生。
怜雁也见过二夫人好几次,本来听赵彦清与陶氏吵架,赵彦清说若陶氏有二夫人一半派头也就够了,怜雁第一次见着二夫人时便感觉,赵彦清说得委实对。
屋中只剩下赵彦清与陶氏两人。陶氏红了眼圈,道:“侯爷这是甚么话?我是短了俭哥儿吃的还是短了他穿的?他年纪小,贪玩些也没甚么,我这嫡母如何就做得不好了?”说罢嘤嘤地哭起来。
都是心知肚明的人,谁也没提为何不再住正房。
过了一会儿,二夫人带着七岁的弘哥儿和十二岁的舒姐儿来了。因为怜雁陪着俭哥儿来存候也有好些光阴,除了三房的一干庶女认不全以外,侯府的一些主子大多都理了个清楚。
二夫人亦道:“娘还是好好养身子吧,就别叫俭哥儿来扰您了。俭哥儿白日上族学,也不怕他没人管束,住前院也挺好的。”
老夫人另有些踌躇,“要不,养到我这儿来吧?”
对于陶氏的眼泪,赵彦朝晨就厌了,每次吵架都是如许,边哭边闹,底子就没法好好地说上几句话,他也懒很多说,只道:“你这嫡母做的如何样,你比我清楚。俭哥儿也不必再养在你这儿,过了年就让他搬到外院便是。”
赵彦清却不想再同陶氏胶葛下去,他来正房用晚膳不过是想跟陶氏知会声,绝非来同她筹议的,当即起了身,“你不必再说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我会同娘说声的,不必你操心。”
提及这个话题,屋内的氛围就有些沉重,二夫人劝道:“娘,您得把心放宽些,比起那些抄家灭门的,我们府已经很不错了,这时候韬光养晦最首要,也无需再去争个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