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40.[第1页/共3页]
“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便利,应美满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如是诸根不成得故。
“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便利,应美满十想,谓无常想、苦想、无我想、不净想、死想、统统人间不成乐想、厌食想、断想、离想、灭想,如是诸想不成得故。
“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便利,应美满九想,谓胮胀想、脓烂想、异赤想、青瘀想、啄啖想、离散想、骸骨想、燃烧想、统统人间不成保想,如是诸想不成得故。
“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思而为便利,美满静虑波罗蜜多,有味、有趣不成得故。
“诸菩萨摩诃萨应以无取而为便利,美满安忍波罗蜜多,动、不动相不成得故。
尔时,世尊知诸天下,若天、魔、梵,若诸沙门,若婆罗门,若健达缚,若阿素洛,若诸龙神,若诸菩萨摩诃萨众住最后身绍尊位者,若余统统于法有缘人非人等,皆来集会,便告具寿舍利子言:“若菩萨摩诃萨欲于统统法等觉统统相,当学般若波罗蜜多。”
“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便利,应美满七圣财、八大士觉、九有情居智、陀罗尼门、三摩地门,如是五种不成得故。
“若菩萨摩诃萨欲胜统统声闻、独觉聪明感化,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得统统陀罗尼门、三摩地门,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以一念随喜俱心,超越统统声闻、独觉统统布施,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以一念随喜俱心,超越统统声闻、独觉统统净戒,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以一念随喜俱心,超越统统声闻、独觉定、慧、摆脱、摆脱知见,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以一念随喜俱心,超越统统声闻、独觉静虑、摆脱、等持、等至及余善法,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以一念所修善法,超越统统异生、声闻、独觉善法,应学般若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欲行少漫衍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为诸有情便利善巧,回向无上正等菩提,便得无量无边功德,应学般若波罗蜜多。
“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便利,应美满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及余无量无边佛法,如是诸法不成得故。
“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便利,应美满十地、十行、十忍、二十增上意乐,如是四种不成得故。
“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便利,应美满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静虑、无量及无色定不成得故。
“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便利,应美满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不成得故。
“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便利,应美满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十八佛不共法、三十二大士相、八十随好,如是六种不成得故。
“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便利,应美满有寻有伺三摩地、无寻唯伺三摩地、无寻无伺三摩地,是三等持不成得故。
“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便利,应美满四摄事、四胜住、三明、五眼、六神通、六波罗蜜多,如是六种不成得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