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民国很黑的,大家不要萌它[第3页/共4页]
想想现在中国的“天下工厂”头衔,再想想民国年代一大串带“洋”字的词汇:洋枪、洋炮、洋米、洋面、洋油、洋火、洋烟、洋钉、洋布、洋车(单车)、洋灰(水泥)、洋碱(番笕)、洋奴……唉,到了现在,前面大部分带“洋”字的叫法早已作古,不过最后阿谁“洋奴”倒是一向后继有人,从未绝种。
自在和人权当然是个好东西,但前提倒是国度主权得以保护。没有了主权,在敌国的军靴与刺刀之下,在可骇的饥饿与瘟疫面前,人们连命都保不住,还奢谈甚么自在与人权?
莫非,在匪贼和兵痞的枪弹朝你飞来的时候,只要把选票贴在额头上,高呼三声“民主纠错机制快快显灵”,就能刀枪不入了么?
当时中国人的均匀寿命只要35岁,比现在非洲人的均匀寿命高5岁。而到了1979年,中国人均寿命是68岁,比同一年代的印度人高14岁。试问那些把民国期间吹上天,把当代中国踩下地的大众知识分子们,莫非你印象中的故乡常逃荒?经常要卖儿卖女?乡亲们一辈子从不刷牙?既不通电,又无自来水,连热水瓶都没有?一人分不到一床被子?
究竟上,就算是那些养尊处优的大师和小资们,到了民国末期的时候,很多人也不再有好日子过了。比方在1949年的时候,就有北大传授饿死在宿舍里的事,被发明的时候,两颗眸子子已经被老鼠啃了――没体例,那年初用金圆券发的人为底子就只能点烟用,而美国的布施面粉在经历了层层剥削以后,也只会发给胡适如许的顶级大师,其他品级略微低一点儿的专家传授们,就是哭着喊着也还是吃不上。
但是比及束缚以后,那几个并吞地步的坏亲戚全都被划成了地主富农,吃够了苦头,而我爷爷和他的几个兄弟倒是清一色的贫下中农……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现在的文明界有一种很荒唐的思潮,就是对民国的猖獗崇拜。很多“砖家叫兽”以为现在的中国很不好,而束缚前的旧社会却莫名其妙地成了天国――这些自称喜好民国的人,既不看民国期间的百姓实际糊口环境,也不看百姓期间的经济统计数据,只存眷少数精英们诗情画意的文雅糊口。
就算是在都会里搞情调玩玩客堂沙龙,写些小资笔墨的“民国范儿”们,在这个烽火动乱的大期间里,除非出避外洋,不然也很难找到属于本身的安乐窝――不知当他们在生了病也没有疫苗的时候,在家属财产被百姓当局领受大员欺诈到停业的时候,在出门探亲被匪贼绑票各式鞭挞讹诈的时候,在被日本皇军的飞机投弹问候的时候;在躲到租界里眼看着内里的同胞被虐杀的时候;在日军扫荡的炮火和弹雨中逃亡疾走的时候;在因为被扣上了“思惟恶化”的罪名,而被间谍们每天“服侍着”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的时候;在看着熟人、亲戚、教员、同窗和朋友,因为各种启事此“被失落”的时候……心中又是如何的感受?
总之,民国年代是很黑的,大师不要萌它。
有关详细的民国风采,我在上面已经说过一些,根基上,所谓的“民国范儿”能够和大烟、梅毒、溃兵并称民国四大特性,上面再讲一点团体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