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嫡庶有别[第1页/共3页]
不时就有人端着盆盆盏盏出来,顺次安排到下方的案几上。
“说啊。刚才不是还巧舌如簧,如何现在倒成了哑巴了?”谢崔氏嘲笑一声,看着谢令仪,目光都不挪动分毫。
谢妩姜的神采变了变,眼中含了一丝凉薄,冷冷地瞥了谢令仪一眼。
谢秀娥应了声,福了一福便让丫环婆子搀扶着往西边去了。年事相仿,但是她身形薄弱,远没有谢云姜和谢令仪那般珠圆玉润。哪怕同是庶出,谢令仪也较着比她开畅健谈地多。
谢令仪咬了咬牙,出结案几,不甘心肠趴伏在地,行了个大礼,大声道:“对不起,三阿姊,阿妹知错了。”
谢崔氏点点头,便想将此事揭过了。毕竟大庭广众的,虽都是家奴,但自家嫡出的小娘子年过十三还未上书院如许的丑事,实在不宜张扬,转头想着欣喜谢秋姜几句便让人散场。不料秋姜出声道:“祖母——”
谢妩姜微微凛然,只感觉放在本技艺背上的那只手带着冬夜里霜雪般的沁凉,好不轻易才揭示出一丝微薄的笑容:“妩姜谨遵祖母教诲。”
秋姜却笑道:“凡是士族大儒,都讲究一个‘直抒胸臆、旷达为志’,三娘直言不讳,是脾气所然,何故为‘巧舌’?还是六妹感觉,历代大儒倡导的都是错误?”
王氏理亏在先,不敢辩驳,只低头道:“是妾身办事不当。”
秋姜持续说道:“母亲必然叮咛过下人了,不过是下人懒怠,给忘了。正如阿姊所说,母亲要办理府中那么多事情,难以面面俱到,她的心倒是体贴着三娘,到处为三娘着想的。三娘固然没有上过书院,对文章词经倒也略知一二,全赖阿姊的照拂了。平常只要一不足暇,阿姊便会来清疏院教习三娘。不信,你问阿姊?”
这么一顶帽子扣下来,谢令仪的脸都在发青,冲她喊道:“你不要歪曲我!”
出来的时候,乌云沉沉像是压在头顶,锦书从不远处的偏房跑来,原是向人借伞去了。秋姜由她扶着下了地,便听到身后谢令仪笑道:“这才几日不见,阿姊这嘴上工夫就这么短长了,做阿妹的,真是刮目相看呢。只是不知这胸中的文墨,是否也见长了?听闻三阿姊还没去过书院呢。”
谢崔氏说:“你的错误,仅仅只是如许吗?三娘来了府里大半年了,你对她的教养却担搁至此。此事传将出去,外人不会说你王氏如何,只会戳着老身的脊梁骨,说谢家阿谁当家的老太婆德行丧失,苛待孙女。”
秋姜缓缓转过甚去,透过姜黄色半透明的伞沿在昏黄细雨中和顺地望着她:“母亲诸事繁忙,许是健忘了。”
谢崔氏一改方才的冰脸,反手握住了她的手,悄悄拍了拍,温声道:“你是个好孩子。”谢妩姜的笑容还未稳定,谢崔氏的面庞骤冷下来:“但是,无端方不成周遭,身为庶女,不分尊卑,冲犯嫡姊,必须严惩。耿寿妪,把她带归去,禁闭一周,罚抄《德训》三百遍,不抄完不准放出来。”
003嫡庶有别
锦书肥胖的身子直直地跪在冰冷的砖地上,微微颤抖,仿佛北风中摇摆不定的衰草。
入了厅堂,只见王氏云鬓矗立,一身五色团花杂裾垂髾服,高坐在暖塌上,现在起家下了台阶,笑了笑道:“都来了。”又叫人备案,回身过来拉了秋姜的手,悄悄地拍了拍,慈爱道:“身子可全好了?普陀寺的徒弟体例确切管用,前些日子我让人抄了些经籍,这才几天,你的气色便好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