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戴宗投书[第1页/共2页]
戴宗只觉得投了回书便没事了,却没想到黄文炳会这般耐烦和他说话,略一停顿,才道:“我到的东京投书时已是傍晚,门子接了手札,便让我第二天再来等回话。我在城里胡乱找家堆栈歇了一夜,次日大早便赶到蔡相府候着,直到下午那门子才送出来复书。我拿了复书,也不敢担搁,便一起飞奔返来了。”
戴宗禀道:“小人到的蔡相府,只是一个门子欢迎,并没见到蔡相。”
晁勇对呼延灼等人的痴钝倒是也没有不满,毕竟此次下山也不是为了梁山大事。对归降的武将来讲,宋江不过是个郓城县小吏,还不值得他们长途跋涉去救,及时雨的名号也只对一些江湖男人有吸引力。
晁勇凑上去看了看,还真看不出辨别。
却说戴宗下山后,便直奔江州,沿着官道一起飞奔,不过几白天,便到的江州府衙。
萧让一气之间便挥毫写成,并无半点停滞。
晁盖点头,道:“那便辛苦戴宗兄弟了,你且先去,我点一些人马随后便去。只等宋公明出的城来,我们便动手救他。小七,你去送他出泊。”
呼延灼等人看俄然站起来大半头领,他们坐着不动便显得高耸了,这才也起家拥戴。
晁盖想了想,儿子仿佛比他更合适一些,便道:“那此事便由你去办,只是必然要救出你宋三叔来。你看要带多少兵马去?”
黄文炳接过来,看看封面上那名闻天下的蔡京字体,不由大喜。
晁勇闻言,忙道:“孩儿先前走了一遭江州,路面也熟一些,不如便让孩儿带人前去。爹爹坐镇盗窟,以防官兵俄然来袭。”
金大坚则寻了一份蔡京书帖,照着上面印记,便刻出一枚印章来。
黄文炳见得不到更多信息,这才挥手道:“那你下去吧。”
晁盖祖辈便是富商,天然识得字,接过来打量了一阵,赞道:“不愧圣手墨客和玉臂匠的称呼,纤毫不差,有此手札时,必能赚出公明贤弟来。”
黄文炳做了知州后,倒是骄横高傲,州府其他官员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戴宗这个小吏。若不是他赶路缓慢,恐怕都进不得黄文炳书房。
只要攀上蔡京,那今后朝堂之路便好走多了。
晁勇又道:“戴宗兄弟脚程快,我们也不能担搁,便请大伙带了兵器在聚义厅前汇合,待我点起亲兵,我们便下山。”
晁勇点头道:“爹放心,孩儿必然救出宋三叔来。带多兵马,恐轰动沿途州府,孩儿便只带我的一百亲兵,再请一些头领互助便是。”
“武松愿陪勇哥儿下山。”
当下戴宗拿了手札,便和阮小七一同下山出泊而去。
戴宗看有了复书,便抱拳道:“既然有了手札,戴宗这便回返江州,免得光阴长了,被黄文炳那厮思疑。”
黄文炳正在府衙书房吃茶,听到戴宗已经返来,当即让人把戴宗请出去。
晁勇笑道:“爹爹放心,这一遭又非强攻江州城,武松、鲁智深等兄弟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便是江州城派千余兵马押送,也挡不住我们打击。”
吴用拿起印章看了看,然后谨慎的在萧让誊写的复书上用了,拿起复书和蔡京书帖,递到晁盖跟前,道:“哥哥请看,可有脱卯之处?”
话音刚落,由晁勇带上山的江湖头领便纷繁起家请战。
不过这也是晁英勇去救宋江的启事之一,如果满山的人都对宋江敬佩有加,那救他上山便真是养虎为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