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两个问题[第2页/共6页]
梁玉道:“可惜了,早晓得信使来得这般快,我该给三郎做身衣裳筹办着的。往年都做的,本年恰好赶上了事,没来得及。”
“在这府里,劈面是你们做主,族里么……”
桓嶷先问桓琚:“阿爹, 三姨真不能回京吗?”
梁玉道:“我看他不像是不能走正路的人,想晓得他为甚么要跟杨仕达裹在一起。”
“三娘有体例了?”
说了亲的闺女要陪着准半子,南氏即使思念女儿,还是没有喧华着要她返来。只是又多加了几箱衣服金饰给女儿送畴昔,亲笔写了信,让梁玉装得贤惠一点。
“行呐。”
两人又客气了一回,等袁先过来一起用过午餐,两位夫人要歇个晌,梁玉便出了后院。
吕娘子一脸的一言难尽:“三娘,这世上甚么样的人都有,贫民里也有君子,富人里也有恶棍。好人不会因为有钱、有权、有个好姓氏就变成了好人,只会因为权势财产而作更大的恶。不提我的生父,就看大郎的亲生父母的做派就晓得了。再看看杜氏、赵氏,袁氏也差未几的。”
梁玉向他道辛苦,来人道:“不敢。殿下有信,请三姨看完做答,下官再带回给殿下。”
“唔,我是有旁的设法,不过要等。我还未曾进村里细心看过,吕师,找几件旧衣裳,我们悄悄地往各处转上一转。”
衡量利弊,梁玉还是留了下来。独一的缺憾是不能顿时归去见南氏,好让母亲放心。为此,梁玉筹算每旬都写一封长信,向南氏汇报糊口的环境,免得南氏过份担忧。
梁玉一摊手:“本来有的,现在都没啦,现在在县衙里蹭饭。归去奉告三郎,容我缓一缓手,必有好物送他。”
这两个题目单做一页信纸,写完了给吕娘子看一看,吕娘子道:“以我的肤见,是看不出有甚么不当的。三娘接着写,我将这两题去问一问老夫人。”将信纸放下,抄了巷子去处刘夫人汇报了。
梁玉笑道:“我有甚么好不放心的?”
梁玉道:“开打趣呢,何必当真?又不是没过过苦日子。”
“你很闲?”
军事大事的告急文书比押送家具要快很多,三月末,成果便出来了。张轨接掌了防备,令他清算武备、剿除残匪。何刺史就义,追赠了个光禄大夫,多荫一子,身后哀荣。王司马在守城期间也未曾懒惰,都免了之前失查之罪,令他暂代刺史之职。袁樵有功,但是却不升他的职位,而加了一个朝散大夫的散官。
吕娘子记下了,再返来见梁玉,梁玉已经又写了三页纸,写的都是让太子好好用饭、好好睡觉、好好学习,不要与人活力一类。吕娘子笑道:“看来你们想到一起去了。”
信使道:“下官解缆前曾见东宫给娘子筹办物事,不日便更,还请娘子忍耐些许光阴。”
“让我见一见嘛。”
“我想见一见苏征,可他是重犯,你带我去见吧。”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信写完,连同给梁玉筹办的物品,都派人送往楣州,押送的除了东宫所派职员,另有一个王大郎。王大郎上京的行李只要半麻袋,回程拖了长长的一列车队。接到梁玉函件的人几近都回了信,除了函件,也各有物品相赠。
袁樵已安排了信使的住处,请信使去歇息,又申明天一早为他饯行。信使也累得狠了,并不推让,道一声谢,拿好信由一个叫二条的袁府仆人引去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