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长乐夜未央》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75、信任[第2页/共3页]

——利弊……

霍光仿佛并没有在乎丙吉的设法,沉吟半晌以后,便对杜延年道:“此事还须幼公细心勘别。”

霍光微微抿唇,沉默了半晌,才渐渐言道:“此次之事,子孺可有所得?”

元光四年,时为匈奴相的赵信降汉,被封为翕侯。不久,主持练兵的卫青在一干降将当选中赵信,一力重用。赵信也没有孤负卫青的希冀,在元朔二年,汉光复河南之地时,赵信还立下军功,得以益封。

——最好不是霍光所想的那般……

这句话一出声,堂上三人如何不明白霍光的意义?

霍光再次感喟,悄悄点头,神采竟是有些恍然了。。

——信赖……并不难支出,也不难获得,但是,想失而复得……难于登天!

那一次,汉军并非得胜,但是,对卫青而言,那场始料未及的叛变已经是莫大的打击了。

“彻查!”霍光冷言,“太子来宾?哼!”

张安世自认对少帝并非多么虔诚,但是,听到这类号令,也没法不动容。

“大将军……”

“大将军有所令?”

霍光看着张安世,笑容稍淡:“子孺纵老,亦不成负此诺。”

杜延年是涉事最浅的一名,心中固然惶恐,却也没有太多的设法。他不存眷丙吉,却下认识地看了张安世一眼,随即心中又是一紧。

“大将军似已有定论……”丙吉渐渐地言道,话中带出了几分不解与责备之意。

就在方才,张安世不过是怔忡顷刻,霍光的心头便翻涌了几通,反几次复都是一个名姓。

张安世一怔,唇角的笑意蓦地褪去,随即,才看向霍光,缓缓言道:“我不负诺,亦望君不负。”

霍光也不是不明理之人,当即会心,也没有多想,看着杜延年便道:“我虽有猜想,然……最好非我所想……”

——考虑得再多也一定能衡量清楚……

卫青没有想到,这个降汉的匈奴人会再一次叛变——右将军苏建与前将军赵信并军共三千馀骑,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馀,汉兵且尽,匈奴派人诱降,赵信遂将其馀骑近八百,降单于,乃至苏建尽亡其军,仅剩他一人逃出,自归大将军。

霍光神采冷厉,语气更是阴沉。堂上三人不由都打了一个寒噤,心中更是不由惶恐。

“丙君?”霍光仍然有些踌躇。

霍光不由莞尔:“子孺老矣,我复如何?”

“大将军,此事刻不容缓,臣此前未曾存眷齐鲁……臣觉得当另遣人往齐鲁……”杜延年说得很慢,却有些失了层次。

——固然是霍光亲身简拔的,但是,民气岂是可控的?

霍光定了定神,却没有多说,只是再问:“君可否掌流派之禁?”

霍光一怔,半晌才缓缓地笑了起来,固然没有出声,但是,庞大的笑容中却透出一丝较着的轻松与豁然之意。

张安世不由一怔,随即便在心中悄悄叹了一口气。

霍光颌首应下。

“幼公部属难以调派?”霍光还是问了出来?

话一出口,张安世心中蓦地一松。

既然心生疑虑,在坐的三人也都是可托之人,霍光也就没有等议事以后再说此事,而是直接问了张安世。

“子孺觉得……曾孙已不信我?”

——霍光可托之人中,能往齐鲁行事的人的确未几。

张安世不由一怔,随即讶然变色:“大将军……大将军已有定见?!”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