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盐铁议论[第2页/共4页]
田千秋茫然,桑弘羊倒是勃然大怒。
——哪个天子会舍得放弃本身的财帛来源?
这一番话说得桑弘羊顿时浑身舒坦,很有些飘飘然了。
——汉不必发兵,不必屯戍,匈奴自会慕天子仁政而来,四夷自会不战而宾服,边民自会安居乐业不受外族兵器?!
——有?!那就是横征暴敛!那就是劳民伤财!那就是置民生痛苦于不顾!
——都是一帮只会喊仁义标语的墨客!
——如果从民生痛苦上说,倒还真有几分大义,但是,这些贤能、文学却说得仿佛这统统都是先帝用兵形成的,却半点不提先帝用兵的意义,仿佛先帝只是为了本身的功业而穷兵黩武普通!
固然对桑弘羊的敛财气筹之能不甚欢乐,但是,田千秋很清楚,若无桑弘羊策定盐、铁、酒榷及均输诸事,但断不会有远逐匈奴、安定四夷的功业。
实在,客岁诏郡国举贤能、文学,田千秋是死力附和的。
田千秋俄然感觉这些贤能、文学的谈吐非常刺耳。
说这话的明显是儒生。
田千秋拈了拈面前斑白的髯毛的,没有说话。
——“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这类话就是最典范的!
桑弘羊夙来以顾命辅臣自居,那里会将一个没有实权的丞相放在眼中?
田千秋低头,掩去眼中一闪而逝的笑意——桑弘羊就差指着说话的那位文学,痛斥他叛国了!
提及先帝已经有警告那些贤能、文学的意义,毕竟,大汉另有一个腹诽罪的先例在,只可惜这些自许小民代言人的贤能、文学倒是毫不畏缩——当然,话说返来,大汉还向来没有因为谁对朝廷的政策存有贰言便定罪的先例,对于这些深孚民望的名流大师来讲,御史大夫的气愤不值一提。
——他们轻飘飘一句“不便,请罢之”,所说的事理,仿佛统统事情都是不需代价便能够等闲处理的!
愣了半晌,田千秋赶紧将本身的失态粉饰畴昔,轻笑着道:“大夫曲解了,仆虽不通食货财帛之事,但是,也晓得大夫为国兴利,功莫大焉。盐、铁、酒榷、均输皆国之长策,岂可因群情而废?”
始元六年,春仲春,天子诏丞相、御史问郡国所举贤能、文学,民所痛苦、教养之要。
田千秋对天子诏令的这件差事已经毫无兴趣了。
“古者,贵以德而贱用兵。孔子曰:‘远人不平,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废品德而任兵革,发兵而伐之,屯戍而备之,暴兵露师,以支悠长,转输粮食无已,使边疆之士温饱于外,百姓劳苦于内。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故以罢之为便也。”(注)
田千秋想得没有错,但是,到了大将军府,却被佐史奉告:“大将军一早便出城,至今未归。”
“孔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故天子不言多少,诸侯不言短长,大夫不言得丧。畜仁义以风之,广德行以怀之。是以近者亲附而远者悦服。故善克者不战,善战者不师,善师者不阵。修之于庙堂,而折冲还师。王者行仁政,无敌于天下,恶用费哉?”
田千秋开端明白,孝武天子为甚么一面推许儒家,一面对信奉儒家的士大夫底子不予重用了!